秋家這三個兄弟,是真不知道要怎麼給自家的老母親找麻煩,都是實誠人。
紅塵一看他們愁眉苦臉地蹲在她的茶館裏喝茶,就忍不住想樂。
世上原來還有不會調皮的孩子呢。
也不急著跟他們,先問了問老太太的情況。
秋老大起這個到是高興一點兒,“娘還好,這幾日飯都多吃半碗,就是喜歡睡覺,每一早就要睡,我們問她,她是睡著了就會做美夢……可惜我娘醒來到把夢見什麼給忘了,要不然出來也能讓我們開心開心。”
恐怕開心不起來。
紅塵猜測是她的符籙確實有作用,或者,秋老太太自己解了心結,願意夢見她男人,兩個人在夢中相會,可這些讓秋家三個兒子知道,他們又怎麼會高興?
反正那件藏了幾十年的秘密,是絕不能暴露的,秋老太太自己想必到死也絕不會。
想了想,紅塵就轉移話題,笑道:“你們家老太太那麼安心,大約是看你們兄弟和睦又孝順,不是正分割家產呢?不如作勢爭一爭,看看她老人家如何?”
三兄弟麵麵相覷,心下猶豫,都不樂意,秋老大更是皺眉:“若我三兄弟鬧,豈不是讓相鄰族人看了笑話去?”
其他二人也猶豫,時人重名聲,壞了名聲想再修補卻難得很,再,萬一把老太太氣出個好歹來,那還撩?
紅塵也不強求,隻道:“秋老太太一個人辛辛苦苦把你們拉扯大,性情堅韌,你們就是鬧點兒事。她也隻會想辦法化解,決不至於氣病了,若她連這點兒事兒都受不住,恐怕也沒有今日。”
秋老大一想,的確如此,他自就沒見過母親頹廢,事情再難辦。母親也不懼。
莫過來給他們重新換過茶。坐下笑道:“我給你們個故事,話陳國初年,下安定。朝有梧桐可棲鳳,在野無遺賢,當時的取士,不如現在。不用科目取士,也沒有這麼多書院共襄盛舉。唯憑州郡選舉,其中以孝廉最為重要,所謂孝則忠君,廉則愛民。自然不錯。”
他這些閑話,大家愛聽。
幾個喝茶的客人也湊熱鬧,有個闌珊書院的同窗便道:“舉孝廉那也是富貴人家會鑽營。孤寒的就算有曾參之孝,伯夷之廉。上哪兒去讓人知道?最後做官的也依舊是富貴子,要不然怎麼陳國腐朽,國運不昌,最後為我大周所代。”
紅塵失笑搖頭。
大周立國以來,編纂史書,自然要極力貶低陳國,到也是題中應有之意,曆朝曆代全是如此,要陳國的選官製度,當然不算妥當,應該詬病,但也絕不像大周官麵上的那麼不堪。
莫歎了口氣:“您的情況自然是有,不過,舉孝廉也絕不是隨意就能推舉,若所舉之人果然才德兼備,不拘資格,驟然升擢,舉薦之人也要記錄受賞,同樣的,如果所舉之人後日貪財壞法……那舉薦之人也同罪,二人可謂休戚相關,大家都不敢胡亂舉薦,那時朝中也算清肅的。”
一眾客人麵麵相覷,莫所言,與他們以前知道的大為不同,可聽了也覺得有理。
人家前陳國祚五百年,不算極長,可也絕不很短,若真如大周朝史書記載,皇帝昏庸,臣下多諂媚人,陳國哪能延續?
“好了,莫談國事。”
莫咳嗽了聲,拍了下桌子,一本正經地道。
其他人都笑,先談起來的還不是這位,其他人哪裏知道這個?闌珊書院的學生再博學多才,先生們授課,也不敢明麵上陳國那些不能對人言的曆史。
莫的也有分寸,像他現在講的這些,固然和大周明麵上的法有一點兒不同,到底都無關緊要,再怎麼樣,科舉之道還是深入人心,人人讚好的。
收起笑語,他又正經開始講故事。
“當時陳國陽羨縣,有一人姓許,名武,字長文,十五歲時,父母雙亡,有兩兄弟,一名許晏,一名許普,許武十分疼愛兩個弟弟,教導時從不疾言厲色,若是弟弟哪裏做錯,他隻自己跪在家廟前謝罪,是自己有失督導,希望父母在之靈保佑二弟成才,直到他兄弟知錯改過,這才肯起身。”
“兄弟三人同寢同食,若是弟弟們學業有所長進,他比自己得了大儒誇獎還要開懷,到了年紀,相鄰勸他娶親,他也怕成家後,要與弟弟別居,再憂慮妻子對弟弟不好,就不肯娶,沒過幾年,許武孝悌之名遠揚,州府盡皆推薦,朝廷便征他為議郎。”
故事到這兒,好些客人嗤笑。
大家議論紛紛,都覺得陳國那時候的舉薦製度挺好,他們生在那個年代,也免去三五不時的考試。光考一個童生都不知要費多少力氣,若是舉薦,以他們在鄉中的名望,沒準兒真能做官!
莫不理會這幫無聊人。
“許武雖擔心幼弟,卻沒辦法,隻好叮囑弟弟們用心攻讀詩書,自己去朝中受職,入朝之後他才思敏捷,果然頗得陛下倚重,朝中大臣也有好些看重他的前程,欲將女兒許配於他,隻是許武想到兩個弟弟或許隻能求娶平凡人家的女孩子,他若和士紳大族結親,恐怕妯娌之間不好相處,就以家中已經有未婚妻為借口,通通推拒掉。”
“又過了數年,許武官越做越大,始終不見弟弟們揚名,也不知家中情形如何,這日告假,衣錦還鄉,在家娶了妻子,看兩個弟弟都已經長大成人,就也為他們娶妻,兄弟既成年,自然該另立門戶,許武召集族人,分析家產,本來族人都以為他是孝悌之人。分產理當公平公允,沒成想,許武卻獨自占了九成產業,給兩個弟弟不足一成,全無謙讓,每日呼奴使婢,看著弟弟日日耕作不休。頗有欺淩幼弟的意思。族人氣憤不已,都他做了高官也變了心性,奈何兩個弟弟卻無怨言。他們身為外人,不好以疏間親,也隻能罷了。”
一眾客人滿頭霧水,都不知莫這個作甚。
難道諷刺陳國舉薦製度。隻舉薦上去一堆虛偽人?
秋家老大也納悶,不過他是事關自己。腦子轉得快一點兒:“您是讓我也變一變心性,欺負我家兩個弟弟,好讓母親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