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型糖尿病與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細胞因子相關性研究(1 / 2)

2型糖尿病與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細胞因子相關性研究

調查與實驗研究

作者:王春美 寧桂菊

[摘要]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與脂肪細胞因子的相關性。 方法 對健康對照組(A組)、NAFLD組(B組)、T2DM組(C組)及T2DM伴NAFLD組(D組)肝功能、血脂、血糖、胰島素水平、血尿酸、脂聯素(ANP)、腫瘤壞死因子(TNF-α)進行測定。結果 與A組相比,B、C、D組ANP明顯下降(P 90 cm,女性>85 cm;血脂異常:TG≥1.7 mmol/L,或HDL-C 0.05)。D組血壓、血脂、冠心病的患病情況明顯高於B、C組(P

3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肥胖症、糖脂代謝紊亂相關的NAFLD發病率不斷上升,與普通人群相比,NAFLD患者預期壽命縮短,Admas等對420例社區確診的NAFLD患者隨訪7.6年發現, 53例(12.6%)患者死亡,總死亡率顯著高於普通人群。主要死亡原因為惡性腫瘤 15例,28%,冠心病 13例,25% 和肝病 7例,13%。如將入選時已有肝硬化的患者剔除,則隻有2例死於肝病,因此NAFLD患者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及其相關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顯著增高。此外,隨訪中91例(22%)發生糖尿病,96例(23%)發生血脂紊亂,94例(22%)發生高血壓,這些代謝紊亂無疑進一步促進NAFLD患者冠心病的發生[7]。本研究顯示,B組中心性肥胖、HOMR-IR、血壓升高、血脂異常、糖代謝異常、冠心病的患病情況顯著高於A組(P

脂聯素是具有抗炎、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的脂肪細胞因子,體外培養及動物實驗顯示,氧化應激抑製脂聯素mRNA表達和脂聯素分泌,而脂聯素又可調節氧化應激,在肥胖患者中同樣也證實脂肪組織中TNF-α表達升高。在脂肪組織中可能存在FFA升高或浸潤的巨噬細胞分泌TNF-α,導致細胞內氧化應激,產生活性氧簇(ROS),使脂肪細胞因子分泌紊亂[12]。引起肝細胞抗損傷能力下降,同時加劇了胰島素抵抗程度並參與了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脂肪組織是胰島素作用的重要外周器官,而胰島素抵抗是發生T2DM及NAFLD的病理基礎。本研究也證實了NAFLD組脂聯素水平下降,TNF-α水平升高,並且與T2DM相似,而T2DM合並NAFLD組脂聯素水平較NAFLD組與T2DM組更低,TNF-α水平較前兩組升高。本研究顯示,三酰甘油及TNF-α是NAFLD的獨立危險因素。這些脂肪細胞因子水平的改變與機體的氧化應激存在顯著相關性,因而除了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治療基礎疾病,減輕胰島素抵抗,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外,降低氧化應激、恢複脂肪細胞因子的水平是非常有意義的[13]。隨著對脂肪細胞因子作用的機製深入研究,必將有利地促進T2DM、NAFLD等肥胖相關性疾病的病理生理的研究,進而探索預防和治療潛在藥物靶點,開發脂肪組織特異性高、穩定性好、毒性低的治療用藥應用於臨床。

[參考文獻]

[1] Angulo P,Keach JC,Batts KP,et al.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liver fibrosis in patients with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J]. Hepatology,1999,30(6):1356-1362.

[2] Akahoshi M,Amasaki Y,Soda M,et al. Correlation between fatty liver disease and coronary risk factors: A population study of elderly men and women in Nagasaki,Japan[J]. Hypertens Res,2001,24(4):337-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