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
文/陌秋
繡花樓與腰帶岩
懸崖上柔美的愛情傳說
有人的地方,不僅會有信仰,還會有愛情,即便是雄踞危崖、戒備森嚴的海龍囤,也擋不住人們對愛情的追求。兩兩相望的腰帶岩與繡花樓,就是海龍囤上最柔情的地方。
繡花樓位於海龍囤內向南逸出的一道山脊頂部,一麵銜山,三麵臨淵,穀底有一條小溪在亂石堆裏若隱若現,還有兩道白練般的瀑布掛在崖邊,讓這個地方涼意襲人。傳說這裏是楊氏二小姐繡花消遣的香閨,因此得名。二小姐名貞瑞,是楊應龍的掌上明珠,有閉月羞花之貌,被稱為“播州西施”,令無數後生愛慕不已。
繡花樓對麵的懸崖邊,有一塊巨石,名叫“望鄉台”。由於海龍囤戒備森嚴,那些愛慕楊二小姐的後生無法進入,當得知繡花樓所在之後,便一窩蜂地湧向望鄉台,在懸崖邊唱歌傳情,期望引起佳人注意。但由於人太多,巨石上擁擠不堪,常有人不慎墜崖身亡。有人靈機一動,解下腰帶,一端係於樹上,另一端捆在腰間,從此再也沒有性命之憂,眾人紛紛效仿,“腰帶岩”這個名字就這樣慢慢傳開了。最終,楊二小姐被一位放羊郎的歌聲和誠意打動,與其私定終生。但由於家世懸殊,他們的愛情麵臨重重阻力。令人驚奇的是,暴虐的楊應龍,竟然沒有直接阻止他們,而是要求放羊郎進京考取功名後再談婚論嫁。這位後生也不負眾望,發憤苦讀,幾年後終於金榜題名。然而等他星夜歸來之時,那場慘烈的平播之戰正在上演。這對有情人,終究無緣相聚。
楊二小姐終日在繡花樓上苦等心上人,不料迎來的卻是二十多萬明朝軍隊。在海龍囤被圍攻40多天後,眼見破囤在即,楊二小姐不願被俘,在隨身手絹上寫下血書一封,縱身跳下懸崖:“繡花樓啊繡花樓,繡花樓上淚長流。今生不能隨君走,但願來世任君逑。”
佳人香消玉殞可悲可歎,所幸傳奇不死,這個淒美的故事,並未湮滅在曆史長河之中。
如今,繡花樓已經不複存在,但滿地的瓦礫和磚屑,是繡花樓曾經存在的明證。
在海龍囤的文物收藏中,有一隻精致的明代銀手鐲,是幾年前一位山民在繡花樓下的叢林中拾獲的,至今燦然如新。根據《平播全書》的記載,楊應龍的次女貞瑞在囤破被俘時就已經身亡,但死因卻沒有記載,這給後人留下了無限的想象空間。這是否是楊二小姐的佩飾,我們無從得知,但這似乎也在證明,繡花樓確實曾是楊氏佳麗經常光顧之地——即使在今天,繡花樓的位置也是整個海龍囤上觀景、聽溪的最佳去處。
700多年的風雨蒼黃,海龍囤給我們留下了太多傳說,行走在這處龐大遺址中,宛若穿行在時光隧道。在那些殘垣斷壁、磚屑瓦礫深處,一定還有許多或淒美悲壯,或纏綿悱惻的故事,在歲月裏靜靜沉澱,等我們去解讀、感歎……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