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發現

文/莫方華

四麵山以水為載體,以或溫柔或狂野的瀑布形式,來展示青山、斷崖、絕壁的力量,來展現從古至今的絕世美景。鴛鴦們過著上班族一樣的規律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歸。如果在工作時間來到洪海湖,你能看到的鴛鴦都必定是單數。富硒的山泉水,含硒的大米、大豆和各種蔬菜,每單位負離子含量高達2.9萬個的新鮮氧氣,造就了令人稱奇的“雙胞胎村。”

距今1.3億年前,四川盆地還是一片汪洋。後來,隨著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地殼持續擠壓,一座座山峰孕育而出,大約在6500多萬年前,四川盆地東部的重慶市江津區境內,悄然形成了一片地質奇觀——這片奇觀堪稱移步換景,由丹霞赤壁、甕形圍穀和高山瀑布組合而成。

這就是以絕美的山水風光和絕佳的生態環境備受世人矚目的四麵山。當年劇烈的地質運動,不僅造就了當地眾多的奇峰、深穀、陡崖與河流,更是營造出了“高瀑蘊丹霞”的獨特美景——那些丹霞赤壁,宛如美人臉頰上的一抹粉色胭脂,將群山翠嶺映襯得十分迷人、嫵媚……

水色映丹霞

世所罕見的“天下第一心”

如果說“色如渥丹,燦若明霞”的丹霞奇景是四麵山的本色,那麼,“拔地萬裏青嶂立,懸空千丈素流分”的流泉飛瀑,就是四麵山的靈魂。在地質學上,瀑布被稱為“跌水”,所處地勢越陡、水量越大,瀑布就越壯觀。四麵山的丹霞地貌經流水切割和重力崩塌,形成了許多令人驚歎的峽穀、陡崖,為瀑布的形成創造了條件。於是,在赤壁丹岩之上,許多高山瀑布飛溯而下,形成“千丈丹岩作巨幕,片片雲霞纏綿帶”的磅礴景觀,詩意而大氣,令人驚歎。

白練般的瀑布,映襯在紅色的丹霞赤壁間,再配上翠綠欲滴的綠色植物,讓四麵山如同人間仙境,給人極強的視覺衝擊力。最令人驚奇的是:四麵山的大型瀑布都懸掛在紅色的丹霞崖壁上,而綠色的植被,則隻生長在峰頂和背坡處。為什麼會如此呢?這得從四麵山獨特的地殼演變說起:大約在一億年前,四麵山一帶氣候炎熱,山體中的鐵元素被氧化,變成紅色,這正是四麵山丹霞地貌“鮮紅如血”的秘密;此外,由於這裏的山體主要成分為鈣質和砂礫,被流水衝刷、切割之後的山崖,往往變得光滑,植物無法紮根,所以隻在鮮有水流衝刷的峰頂和背坡才有茂密的植被。四麵山氣候濕潤,降雨豐富,處處都是瀑布和溪流,最終與丹霞、綠樹一起構成“水色映丹霞”的天然奇觀。

在四麵山多達100餘處的瀑布中,最有名的當屬“望鄉台瀑布”。它高158米,寬48米,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單級落差最大的寬幅瀑布,被譽為“華夏第一高瀑”。站在瀑底抬頭仰望,隻見白色的激流似群龍翻滾,如萬馬奔騰,吼叫著從垂直的丹霞岩壁上飛瀉直下,墜入深潭之中,仿佛玉珠落絳盆,既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飄逸俊秀,又有“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恢弘大氣。在瀑布下方,因巨大的落差而產生的水霧彌漫開來,加上周圍綠樹成蔭的點綴,勾勒出一幅空靈氤氳的水墨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