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當年我爺爺挑著擔子從趙家集搬遷到劉家鎮的時候,擔子一頭的柳條筐裏是我年幼的爸爸,而另一頭的行李裏,就有這個紅漆的木箱。箱子不大,紅色的油漆斑駁,看起來年頭久遠。我爸爸聽比他年長幾歲的大伯說,當年搬家的時候,由於路途遙遠,很多東西,都扔在了趙家集不要了。可奶奶卻堅持把這個箱子帶上。
而自從落戶劉家鎮,這個紅漆箱子,就一直放在我們家的炕稍。盡管我們家的房子有些破舊,但奶奶每天都會把這個箱子擦的幹幹淨淨。
奶奶對大伯和爸爸特別的疼愛,無論他們如何的淘氣都不會輕易的遭到奶奶的打罵,但唯一不允許的,就是不能碰這個箱子。小孩子好奇心強,越是不讓碰的,越是好奇。
而終於在今天,奶奶就要打開這個箱子。爸爸和大伯蹲在窗外,屏住呼吸,扒著窗台往屋子裏張望。
奶奶從腰裏拿出來鑰匙,哢吧一聲打開箱子。伸手在箱子裏麵拿出幾樣東西。
第一樣東西,是一麵”拜鼓“。拜鼓也叫太平鼓、文王鼓。是東北跳大神的時候常用的道具,在一跟彎成圓形的鐵條上蒙上一張熟好的羊皮。圓形的鼓麵直徑有兩尺左右,鼓的手柄大約有一巴掌長,用五彩的布條纏著,手柄下麵有一個鐵環,上麵穿著五個銅錢,隨著奶奶手臂的晃動,發出嘩啦啦的清脆的響聲。
另外一樣東西,是鼓鞭。鼓鞭是用來敲擊拜鼓的,實際上是一根向上彎曲的木棍,同樣用五彩的布條纏繞著,在手柄的下麵,也同樣有一個小一點的鐵環,上麵穿著三個銅錢。下麵垂著一尺長的紅、白、黑三色的布條。
還有一樣東西 ,是一串”腰玲“。腰玲同樣由五彩的布條組成,上麵每隔幾寸便拴著一串錐形的銅鈴。鈴鐺嘩啦啦的響,聲音清脆,十分悅耳。
窗外的大伯和爸爸目不轉睛的看。這些年來,這些東西也是第一次從紅漆的箱子裏拿出來。奶奶麵色凝重,慢慢的把箱子蓋上,把這幾樣東西輕輕的放在箱子上麵。然後轉身走出屋子,在廚房裏拿來一瓶白酒、一隻瓷碗和一根筷子。把那隻碗放在紅漆箱子前麵,筷子橫擔在碗上。打開酒瓶,在碗裏倒了半碗酒。
奶奶又找出一張草紙,撕下三指寬、手掌長的一小條,拿起筷子,在紙條上指指點點,口中念念有詞。聲音很小,不但隔著窗子的大伯和爸爸聽不見,即便是在屋子裏的包獸醫也完全聽不出奶奶在念叨些什麼。
很快,奶奶用火柴把這張紙條點著,扔進那半碗白酒中。立即碗裏緩緩的燃起淡藍色的火苗。
過了一會,火苗慢慢的熄滅。奶奶端起酒碗,一仰頭喝了一大口,噗的一聲,噴在箱子上麵的拜鼓、鼓鞭和腰玲上。然後轉身對包獸醫說,
”有才大哥,一般的病,用不著這個。可勝利這孩子,得罪的是常三太奶,解鈴還需係鈴人,我隻要試著請常三太奶她老人家獻身。一會天黑了,你把勝利帶到我這來,好好給常三太奶陪陪不是,說點好話。希望三太奶能消消氣,放過你們家勝利。“
包獸醫使勁的點頭,他也知道,在同一個村裏相處這麼些年,奶奶的確給好幾個村民看好了邪病,而每次看病, 奶奶都是在聽完病主的講述後,到院子西麵那棵大柳樹下的小廟前,給常三太奶上上香,拜一拜後,就回到屋子裏教給病主治病的方法。而這次拿出這幾樣東西,包獸醫也是第一次看見。
包獸醫千恩萬謝,奶奶又囑咐包獸醫晚上隻帶白勝利自己來,別聲張。因為在那個時代,這種東西是封建迷信,是典型的需要破除的”四舊“,太過張揚,會惹來麻煩。
包獸醫拖著那條瘸腿匆忙的離去,他要去村上的衛生所帶白勝利來我家。而奶奶把大伯和爸爸喊到屋子裏,安排大伯帶上爸爸去趙村長家玩,今晚不要回來。盡管大伯和爸爸一萬個不樂意,但奶奶的話是一定得聽的。
大伯和爸爸撅著嘴巴離開家的時候,太陽紅彤彤的,像是喝醉了酒的醉漢的臉,在西麵的山頭上搖晃著,一翻身,掉到山的後頭。院子裏的雞鴨都在各自的窩裏安靜的趴著,一聲不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