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東山腳鬼宅設工地,地質隊勘探小陰坡(1 / 2)

如果說去年趙村長被騙,算是趙村長的一劫,那麼現在縣城的地質隊來劉家鎮的山上勘查礦藏,而且馮達和程俊生還說如果真的探測出礦藏,國家就會在這建金礦,到時候不但會有很多的工人來到劉家鎮開采黃金,還能在本地招工,劉家鎮的青年們就能在礦上找到工作。

不過馮達說,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是真的開了金礦,就會給劉家鎮修一條寬敞的大路,大陸寬敞了,交通方便了,村子自然就離富裕不遠了。這點趙村長特別讚成,劉家鎮地處偏僻,四麵環山,外麵的人進不來,村裏的人出不去,所以一直特別的閉塞。年前開通了通往縣城的大客車,村民們進城方便了很多,這沒到半年,如果細心的觀察,就會發現劉家鎮的變化特別的大。那些大姑娘小媳婦的,穿戴打扮也洋氣了,有的也學會化妝打扮了。那些年輕的小夥子,也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不知不覺之中,劉家鎮的麵貌也跟之前大不相同了。

隻是開通了大客車,就有了這麼大的變化,那要是真的開了金礦,修了路,劉家鎮與外界的聯係就更方便更快捷了。那樣劉家鎮用不了多久,還會有更大的變化。看來劉家鎮的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

一想到這些,趙村長就由心往外的高興,沒事的時候,想想自己這一輩子,年輕的時候跟著隊伍當兵打仗,後來負傷留在劉家鎮,當了村長,這麼多年村裏的大事小情,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在趙村長的心裏,沒想到老了,臨近退休了,要是還能看到劉家鎮開起了金礦,老少爺們們的日子越來與富裕,那就是自己死的那一天,也能樂樂嗬嗬的瞑目了。

當然這次和年前的老宋他們那夥騙子不一樣,這些都是真的幹實事的人,馮達和程俊生跟村長聊了一陣,便離開村部,帶著人打算去上山做勘查。

他們把車一直往東開,但隻能開到東山的山腳,上山隻有一條茅草小路,崎嶇狹窄,別說那麼大的汽車,就算行人也得一前一後的一個跟著一個走。

東山的山腳下,有個院子,院子不小,院牆早已經坍塌了大半,院子裏長滿了半人深的枯草。院子裏有幾間土房,跟院牆一樣,殘破不堪,窗子上沒有玻璃,隻有一些被撕破的塑料,隨著山風,撲啦啦的搖擺作響。這院子很多年前就沒人住了,這裏就在山腳下,離劉家鎮最東邊的那戶人家

其實隻有劉家鎮年紀大點的人才知道,這個院子原來的主人叫老楊青山,他是外來戶,帶著媳婦來到劉家鎮的時候,也就二十多歲。據說是小兩口在老家私奔出來的。當時窮的底兒掉,到了劉家鎮人生地不熟,很快就花光了手裏的那點錢,沒飯吃,沒地方住。後來趙村長看著他們可憐,又看這楊青山識文斷字,便安排他在村部裏上班,小兩口也就住在村部。

平時讓楊青山,寫寫東西記記賬什麼的。這楊青山的腦袋瓜果然靈光,把村子裏的帳記得清清楚楚,一筆不差。一來二去的,便當上了劉家鎮的村會計。

劉家鎮東山的山腳下有一個荒廢的院子,據說是解放後,劉家鎮的一個地主給二房小媳婦建的。這個地主平時為富不仁,欺壓百姓,被憤怒的老百姓衝進院子,連同他的小老婆,都給打死了。後來這院子分給了村裏的一個放羊的羊倌,羊倌沒住幾天,也離奇的死在了屋子裏。大家夥就傳說這院子鬧鬼,便再也沒人敢住。

楊青山便跟趙村長商量想搬去那跟院子住,趙村長便把這院子鬧鬼的事情跟楊青山說了,楊青山嘿嘿一笑,拍拍自己的胸脯,說我這年輕火力壯的,還怕啥鬧鬼不鬧鬼的。便不管不顧的帶著媳婦搬去了。

小兩口也特別的能幹,這院子和房子年久失修,院子裏也破破爛爛,可沒想到楊青山這兩口子,上山挖土,下河撿石頭,天天的不閑著,沒多久,便把這個院子修繕一新,又在院子東麵的山坡上,開墾了一大片荒地,種上高粱玉米;院子後麵種了一大片果樹,又在院子西麵蓋了一排雞窩豬圈,白天他媳婦在院子裏養豬喂雞,楊青山除了在村部上班,就在院子東麵種地種菜。晚上的時候,老婆熱炕頭,小日子過的倒也有滋有味。

要說這楊青山識文斷字,腦袋瓜子靈活,老天爺照應,田地裏的糧食豐收,種的菜也高產,院子裏的豬兒肥,雞兒旺。夏天賣賣菜,秋天賣賣水果,冬天殺豬賣肉,沒幾年下來,日子越過越紅火,錢也賺的越來越多。但別看他有錢了,村裏會計的工作一直沒辭掉,為人還是那麼的低調,老老實實的跟著趙村長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