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一麵之緣(1 / 2)

雷超在學校裏屬於紈絝公子類型,為了尋求他所謂的自由,在大一的時候就在學校外麵租了間房子住,而且還給自己配了電腦、電視、DVD等電器。因此我每次隻有在他租的房子裏才能找到他,而且每次都要敲半天門,因為他白天的大部分時間是在睡覺。

有一天我剛回到宿舍,舍友就說有人打電話找我,並把號碼給了我。我回過去才知道這是雷超的電話,他給屋裏按了寬帶,還配了固定電話。電話裏雷超讓我去他住的地方一趟,說是有個東西給我看。

當我趕到他家時,雷超正在屋裏擺弄著一串佛珠。他把佛珠遞到我麵前說,這是一位親戚送給我的,說是開過光的,能辟邪。你看看如何?我接過佛珠仔細端詳著,這佛珠為黑色,共計十八顆珠子,每個珠子都圓潤光澤,但一時不知道是什麼材料所做。

我將珠子遞給雷超說,好東西,不過真的能辟邪嗎?雷超將佛珠放在桌子上說,不清楚,反正我對中原的佛教不感興趣。雷超所說的中原佛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佛教。但是雷超卻把它劃分成了兩大塊,一塊是中原佛教,即當年以陝西和河南為中心傳播開來的佛教。但雷超認為,中原佛教在傳入中國後,經過幾千年的漢化及文化滲透,已經失去了佛之本意,自然也就失去了其神聖性。而他認為最為神聖的還應該屬第二塊,西藏本土佛教——也就是有些人說的藏傳佛教。

雷超認為,藏傳佛教和中原佛教雖然都歸是從印度傳播過來的,但是因為西藏地處偏遠,本土文化對它的影響較小,所以至今依然保持著佛的本意。所以他建議我不妨去研究一下藏傳佛教,說不定能從中找到什麼。

雷超的話倒是啟發了我,但問題是研究藏傳佛教並非易,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出結果的。而且還聽說藏傳佛教多以藏族語言編寫,想研究它那還真夠費勁的。但是換個角度想,我是否可以從宗教的角度來探討這個問題呢?

世界上的宗教有很多種,但根據傳播的範圍和信仰的人數來分,世界宗教分為三大類,即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而在中國則是以佛教和道教最為常見。不過根據信仰的人數來看,我覺得信仰佛教的人數比較多,隻是沒有一個確切的數字來支持我的觀點。

雷超比較崇拜西方文明,他從基督教開始入手。我則從道教開始入手,因為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探索其淵源或許能從中發現些什麼。不過我有時也會看一些關於佛教的書籍,在兩者對比中尋找他們對宇宙、對自然探索的共識點。

為了了解道教文化,我開始留意身邊的幾個道觀,有時候也會去山裏尋找。那時我認為但凡高人都會隱居於山野之中,所以每到放假休息的時候,我就一個人或者約上幾個伴去爬山。但是把部分時間我都是失望而歸。

中國的宗教文化有時候會出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有時候會在一個屋簷下同時看到佛教和道教的神話人物。比如說在大殿裏供奉著玉皇大帝,而在他的旁邊還站著觀音菩薩;或者是供奉的是如來佛祖,同時還能在一旁看到道家的幾個人物。有的同學開玩笑說,不管是道家還是佛家,隻要能顯靈就是好神仙。最有意思的是,我在某一個寺裏不僅看到了佛,玉皇大帝,還看到了孫悟空、豬八戒、唐僧、濟公等等眾多神仙,可謂是古今中外神仙大聚會。

但是我想找的高人,卻沒有見到一個。就在我為此感到納悶的時候,轉機終於出現了。

那日我們如往常一樣準備去附近一個無名小山遊玩,但天公不作美,在出發的前一天下起了中雨。第二天一早,天氣依然陰霾,而且還下著小雨。原本同行的同學看到天氣如此,就放棄了這次登山活動,改作其他。我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按原計劃活動,並在出門前搖了一卦,卦中六爻安靜,體卦離火旺而又有日令扶持。於是我感覺今天這雨應該下不了多久就晴了。果真就在我坐車來到公共汽車站時,天氣開始好轉,雲層中能看到太陽的影子。

來到山腳下已經是中午時分,我看了看山的高度,感覺此時登山在時間上有點緊。但既然來了,不上山有點說不過去。於是我加快步伐向山頂衝去。

山上是蔥鬱的一片,山路並不像其它山一樣由石階修葺而成,它依然保持著沙土路麵,雖然昨晚下了雨,路麵不是很泥濘。沿著山路往上走去,林蔭間藏著幾處房舍。房舍多是土牆青磚屋頂,而每個房舍前也隻有三五級的石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