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傳說(1 / 2)

回到家裏,爸媽高興的接過我手裏的行李,並不停的問寒問暖。父親從屋裏拿出三本書說,你看看這些書,我感覺寫的很不錯。母親在一旁埋怨說,你行了,孩子剛回來你就和他說這個,無聊不無聊。隨後母親就開始向我數落父親的一些不是,而父親卻嘿嘿一笑,坐在板凳上翻看著手裏的書。

雖然孟慶叔說父親和《易經》無緣,但父親卻還是癡迷於其中,並且和孟慶叔一樣,每日一算,每事也會算。聽母親說,父親又一次出門連打兩個噴嚏,於是回家一算,就高興的說,這次出門能有意外之財。於是高高興興騎著車子出門了,也不知道去了哪裏,直到晚上才醉醺醺的被人抬回來。

來人對母親說,父親在一位親戚家喝酒喝多了,回來時一下醉的不省人事。幸好親戚家人不放心,就叫人在後麵跟著,果然發現躺在路邊的父親。於是他們便把父親給送了回來,可是他騎的自行車沒了,身上裝的一百元錢也不知道去哪了。

父親醒來後母親一邊數落父親,一邊嘲笑說,你不是說有意外之財嗎,那車子和錢怎麼就沒了呢?父親辯解說,我昨天吃的那頓飯怎麼說也比那破車子值錢吧。後來父親又把那卦重新審視了半天,才恍然大悟說,哎呀,我那天把方向搞錯了,不然那車子和一百元錢就丟不了。

這件事後來成了母親開父親玩笑的話柄,每逢父親和別人聊起預測的事情時,母親就會說,你的車子和一百元錢去哪了?來人一聽就猜著幾分,在一旁嗬嗬直笑,父親則估計把眉頭一皺說,我給人家說正事,你這人真是的……做飯去!

談笑中我翻開父親買來的書,想不到半年未見,父親的學問深了不少,他開始看奇門遁甲之類的書籍。父親笑笑說,沒事就買來了,開始能看懂,後麵越看越糊塗。後來問了孟慶,他看了這書說,全都是假的。我問,假的你還留著它幹什麼?父親說,先留著看吧,反正裏麵有些東西是對的。

奇門遁甲相傳是黃帝大戰蚩尤時,由軍事風後所創,當時是一千零八十局。後來薑子牙將其演化為七十二局,到了張良手上,又演化為一十八局,並從此相傳下去。

奇門遁甲的運用在古時非常的廣泛,也非常的傳奇。有句話說,學會奇門遁,來人不用問。它以易經八卦為基礎,結合星相曆法、天文地理、八門九星、陰陽五行、三奇六儀等要素,是我國預測學中集大成者、是易經最高層次的預測學,因此奇門遁甲自古被稱為帝王學。雖然它與六壬、天乙並稱為古代三奇,可是如今這三本書在民間流傳的版本非常雜亂,良莠不齊,所以我和父親所能搜集到的也隻是一些盜版書籍,而且內容也多以訛傳居多。

雖然裏麵的內容有假,但我還是天天抱著書坐在火爐邊饒有興趣的看著,有時還會隨手摘抄裏麵的內容。

後來在網上也搜到了不少關於奇門遁甲的介紹以及名家們撰寫的書籍,無奈那些書要麼太貴,要麼市場上少有出售,我對奇門遁甲的學習也隻進行了一個寒假就停止了。

有一天穆爺爺來家裏玩時,和父親講到了房屋建造時財位的定局方法。當時他就提出了“飛星派財”法,並說財位的定局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每隔一定的時期,就會發生變化。因此每隔三五年之後,家裏的家具等都要重新擺設一番。並舉了一些例子證實此事。

穆爺爺走後,我重新翻閱了一下奇門遁甲,裏麵果然有“飛星派財”的說法。按照上麵的方法演示一下之後,居然和穆爺爺說的基本一致。當時我就推斷,穆爺爺所看的那本奇書肯定是借鑒了奇門遁甲中的原理而演化而來的。父親聽後非常高興,他說,如果我們學會了奇門遁甲,就不用去看你穆爺爺的那本書了。我說應該是吧。於是父親把學習奇門遁甲的任務交給了我,他沒事就去各個書攤淘一些這方麵的書籍回來。

幾天後的早晨,天剛朦朦亮,爸媽就早早起來。母親忙碌著準備早飯,父親則趴在桌上看書。這時村裏有人敲門進來和母親說事,我躺在床上細聽,原來是她本家的侄女準備換童子,所以到各家征集一角錢。父親一邊說問題,一邊詢問換童子的時間。來人都一一解釋說明後,有點無奈的說,好好的,怎麼能攤上這事。父親寬慰說,這是天意,碰上了這一劫。好就好在咱們還有辦法補救,這應該算是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