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拜祖師(1 / 2)

進了正屋門,我扭亮桌上的台燈,開始收拾爐子。老頭拿起桌上的書和紙仔細看了看,說,書生,你這些符都是你畫的嗎?

我說,不是,都是從外麵抄來的。

老頭點點頭說,看的出你很用功,但是方法錯了。

我抬頭問,怎麼錯了?

老頭說,中國的術數博大精深,你這麼東學一塊,西學一塊的,就是累死也學不完呀。你看看,還有這些東西,明明都是從外國穿過來的。

我說,我又不是靠這吃飯,看看而已。

老頭說,我看你不是看看這麼簡單。這樣吧,從今天起我教你一些有用的東西。依照你的資質應該可以學會的。

我譏笑著說,你教我?你行嗎?

老頭不服氣的說,書生,你不要不相信。要是沒有兩把刷子,我會吃百家飯,喝百家湯,住七十二所行宮?不是吹牛,隻要我隨便給你指點兩下,當今天下你就無人能比,易術高人也非你莫屬。

我很新奇的問,易術高人?那會是什麼樣子?

老頭清了清嗓子說,就像我這樣!

這老頭說話真欠揍,我說,算了,我還是這樣折騰著吧。易術高人我是高攀不起。

老頭說,我說的可不是外表,而是內在。

我說,算了吧。你這高人都混成這樣,我不連個樣子也沒有了?我不管什麼外在內在,連飯都不吃起的時候,都是胡扯。

老頭說,書生,你可千萬不要這樣說。依我的能力,完全可以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那不是我想要的,也不會讓我快樂。我就喜歡無拘無束,輕鬆自在的生活。所以我沒有工作,沒有家庭,更沒有妻兒老小。錢財戴在身上會遭人算計,華麗的服飾會迷失自己,美味的食物會讓自己的心智全無。所以還是流浪的日子好,你不算計別人,別人也不會算計你。

我說,聽著似乎挺有道理。可是你打算教我什麼?

老頭說,這樣吧,我教你符咒。

我說,不學,我這畫了很多。說著我拿出一張在道觀裏畫的符放在桌子上說,不就這個嗎,有啥好學的?

老頭看了看紙上的符,感慨的說,看來你得到真傳了。隻可惜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我問緣由,老頭說,伏羲創立八卦之前,符就已經出現了。但是那時人們對它們認識很少,隻有在受傷、生病的時候才會使用。而且在那個時候幾乎每個人都會下符,就如同現在我們的每一個人都知道如何處理小一些的傷口一樣。

但是隨著文明的發展,下符這種方式也漸漸被人們所淡忘,尤其是草藥逐漸被大家所接受以後。因為很多人發現,吃了草藥之後,起治療效果遠遠快於下符。於是符隻有在祭祀或者草藥沒有辦法醫治的情況下,符才會被想起來用一用。

大禹治水以後,符才開始被重新重視起來,但使用的人群還是非常的少。因為那時的符不僅僅用於治病,還有個更加廣泛的用途——幫助統治者建國立業。比如說周朝的薑子牙,就是一位用符的高手。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爭鳴,作為以用符而聞名的陰陽派更是將符咒發展到了高深的境界。但是由於陰陽家在秦朝統一之後因為服務於秦始皇,而被當時的人所厭惡。加上陰陽家幾位高手的離世,陰陽派從此開始從曆史舞台退出。尤其到了漢朝初期連續出現了兩次曆史有名的宮廷“巫蠱之禍”,加速了陰陽家退出的速度。

陰陽家退出以後,其弟子們各立門派,慢慢演化為以用符為主的道教門派。雖然門派丟失了,可是符咒的作用卻流傳了下來。

相傳符最早有一萬零八道,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發展到三萬多道。可是漢朝以後很多符都失傳了,加之有些是故意認為的刪減,使得流傳下來的符隻剩下幾千道。但是由於各個門派的出現,這就加速了符的丟失。至今為止,我們所見到的符也就一千多道而已。

我問,那我畫下的這些符,也隻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嗎?

老頭點點頭說,隻能算是小部分的小部分。可是你為什麼光有符沒有州呢?

我說,抄的時候旁邊有字的,可是都是篆體字,抄起來太麻煩了。

老頭說,真是個呆子。符咒向來是不分家的。兩者相配合著使用才能發揮出更大的威力。不過這些都是小問題,今後我會把這些全部教給你的。記住咒語隻有口口相傳才行,而書上的注釋等等隻能讓你越走越偏。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你隻有用心記才行,其它的方式都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