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袖的發明在當時非常的流行,但也非常的短命,以至於它的設計和製作工藝都失傳了。後人也曾試著設計“乾坤袖”,但都以失敗而告終。於是有人就寫品論說,這個世界上壓根就沒有什麼乾坤袖這東西,也不會有人能夠造出可以容納萬物而不影響行動的衣袖出來。我們所見的衣袖隻能容納一些小的,容易折疊而且輕巧的物品。至於說那種可以裝下一整個箱子等等的說法,純粹是謠傳而已,不可信。所以也就再沒有人去琢磨什麼“乾坤袖”了。
其實“乾坤袖”根本沒有失傳,而是被魯班的徒弟給隱瞞了起來。這些都是因為私心作怪的緣故吧。
“乾坤袖”在世間確實風靡了一段時間,但是魯班的一位徒弟卻感到一種危機的存在。他認為,乾坤袖如果照這樣的速度普及下去的話,會有很多人掌握它的製作方法,並成為他們的潛在對手。
為了能夠占據足夠的優勢,魯班的這位弟子就將其他的弟子召到一起,並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大家一合計,也確實如此。於是他們發誓,以後不將乾坤袖在內的十幾種技藝傳給外人,就是傳也好傳自己最得意的門生,而且隻能傳一個。如果違反規定,將會如何如何。
雖然大家意見非常一致,而且也發了毒誓。但是這位弟子還是覺的有些不妥,便仗著自己有點小勢力開始監視其他弟子的行為。如果發現有人違反了當初的約定,就想辦法將其給處置了。在這種高危的監視下,魯班的其他弟子們再也不敢將手中的技藝輕易的傳給外人。
再後來,由於社會的發展和競爭,那些擁有絕技的師傅們發現,如果把自己的技藝無私的全部交給別人的話,就等於讓自己及早的進入棺材。因為學徒遲早會自立門戶的,就是有九十九個徒弟都不如自己,也還是有一位徒弟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這種情況下,不給自己留一手的話,就隻能等著自己教出來的徒弟過來搶飯碗了。如果徒弟心地善良的話,說不定會報滴水之恩,幫扶師傅一把。如果遇到個心地不咋地的,做師傅的隻有餓死的份了。所以也就有了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說法。
很多時候大家都評價說,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那是因為做師傅的太過於小氣了。最後把很多絕技寧願帶到墳墓裏,也不傳給下一代。起初我也是這樣認為,覺得有一技在身怎麼會餓死自己呢?自從經曆了這段時期後,我才慢慢體會到做師傅的難處。
首先師傅也是人,也有老的時候,也有幹不動的時候。他如果沒有豐厚的養老保障,隻能繼續****的老本行。可是隨著年齡越來越大,技藝、力氣等都會有所退步,所做出的東西自然也就開始不受歡迎,客戶也就慢慢減少。而徒弟不一樣。他此時正處於年輕力壯的時候,技藝突飛猛進,如果會來事的話,自然會招攬很多客戶,也就慢慢的把師傅的客戶給招攬走了。這種情況下,師傅如果不留一手給自己,等老的動不了的時候,靠誰來養他呢?
其次呢,師傅也想把自己的絕技傳下去,可是傳給誰,何時傳,成了一個非常費腦筋的問題,尤其是手下有幾個徒弟的時候。傳給誰都是個事,而且還無形中給自己樹了幾個競爭對手。所以做師傅的也隻好一碗水端平,誰也不傳,也不偏向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