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統一六國之後,九州鼎自然就選擇了秦王嬴政。可是秦王在第一見到九州鼎後,就覺得九個大鼎寓意不吉利,有四分五裂直說。於是下令將九個大鼎重新會爐,鑄造成一個大鼎,並刻上金文,頌揚秦王的威嚴,和一統天下的氣魄。當然大鼎鑄造好後,鑄造師們也都沒能得到善終。
當秦王嬴政看著新鑄造出的大鼎,以及上麵刻寫的“九州一統、方圓臣服”的字樣,心裏自然是激動萬分,並揚言,這才是真正的九州鼎。雖然鼎被重新鑄造了,可是其中所擁有的神力反而更強了。其中秦王嬴政為了能夠尋得長生不死,多次帶著法師前去觀賞九州鼎,可是去的人回來後不是暴斃,就是失去了法力。從哪以後,就再也沒有那個人敢輕易去看九州鼎的尊容,當然除了帝王以外。因為九州鼎的神力隻有帝王能夠鎮的住,其他人是沒有這個能力的,不然他也就當帝王了。
秦滅之後,九州鼎就成了起義者們必爭的寶貝之一。他們知道,得到九州鼎意味著什麼。可惜項羽晚了一步,被劉邦搶先進了鹹陽。後來劉邦得知項羽要來後,還從鹹陽撤了出去。可是項羽進城之後,卻找不到九州鼎。於是他四處尋找,火燒阿房宮,挖掘秦皇陵等等,誓要挖地三尺也要知道九州鼎。但是他白忙乎不說,還留下了不好的名聲。其實劉邦出鹹陽時什麼都沒有帶走,唯獨將九州鼎給帶了出去。這項羽在強大,沒有了九州鼎的保佑,自然也隻能落個失敗的結果。
漢朝以後,九州鼎就基本上失去了消息。而且知道的人也越來越少,除了帝王和他最親信的人見過以外,基本上就沒有人知道,這世間還有九州鼎這麼一個神器。
後來我在邢道長的住所裏曾看到一部野史雜談中提到過漢朝以後關於九州鼎的下落。野史上說,漢朝以後九州鼎成了一個謎,誰也沒有見過它,自然也不知道它的下路。於是從東漢末年開始起,天下就一直處在紛爭中。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不過到了唐朝時,才有了關於九州鼎的消息。據說唐高宗李世民得到神鼎之後,感到非常興奮。但是他認為光靠一個大鼎是不足以坐擁天下的,於是他下令將九州鼎重新回爐熔煉,做成了他認為可以作用天下的兩個神器——劍與盾。劍可以攻擊外敵,盾可以防禦外敵。有了這兩個東西,誰還敢前來爭奪天下。可惜,李家的天下最後還是丟了。到了宋朝,沒有關於神器的消息,元朝好像被重新鑄造了一次,但被鑄造成了什麼,野史上沒有記載。然後就是明朝、清朝,好像都沒有關於神器的記載。也可能從唐朝以後就被不斷的改造和重新命名,我們自然也就無法跟蹤它的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