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我們在做雞肉吃的時候,通常是先將雞殺死處理之後才能進行烹飪。可是提到殺雞這個步驟,估計很多人都覺得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活,但是一旦手提刀的時候,那種感覺就和當初的想法相距千裏了。我就有過一次殺雞的經曆。當初母親因為忙,就讓我去把雞給殺了。本以為這是件容易的事情,就捉雞提刀準備給雞放血。當刀準備落在雞的脖子上時,原本還在掙紮的雞突然安靜了下來,它閉上眼睛,嘴巴半張,似乎知道自己將不能擺脫被殺的命運,所以選擇了安靜受死。此刻我那握刀的手突然間沒了力氣,而我又不能選擇把它放生了。就在我猶豫的時候,手中的雞突然掙紮了一下,然後又安靜的半閉著眼,繼續等著受死。估計它覺察到了我的猶豫,但又知道自己不能擺脫的命運,所以用掙紮的方式來提醒我,要下手就趁快,不要讓它太過於痛苦。
我咬了咬牙,將刀對準雞的脖子使勁割了下去。原本非常鋒利的刀此刻變得遲鈍起來,我費了很大的勁才將雞的血管和氣管割斷,然後快速的放下刀,一手提著雞冠,一手握緊雞的兩條腿,防止它因為掙紮而把血濺的四處都是。當看到血似乎已經流完了,我才使勁將手中的雞向遠處扔去,希望扔的越遠越好。就在那隻雞即將斷氣之時,我看到了它看了我最後一眼後,才慢慢的閉上眼睛。就那一眼,令我心驚膽寒,也就是那一眼,讓我在那頓豐盛的餐飯中,沒有勇氣去碰那些雞肉。直到如今,每當我看到雞肉二字時,就不禁的想到那臨死前看我的最後一眼。
所以殺一隻雞都如此,更何況當一個人大活人站在你麵前的時候呢。
我和默然的最初想法是跟在隊伍後麵,在適當的時候可以給他們一些幫助。可是當我看到大隊的人混戰時,腿都開始發軟起來,尤其是見到血淋淋的現場後,甚至站的力氣都沒有了。所以能不打最好不打,能少流血就不要流血。這是我此時的想法,也是最本質的想法。什麼為民除害,什麼行俠仗義,都統統見鬼去吧。我隻希望今晚能快快過去,不要讓我見到腦漿迸裂的慘景。
看著下麵的人成群成群的離去,罪人仍然鎮定的說,你們這些忘恩負義的人,當初不是我,你們能有今天的富貴嗎。也罷,沒了你們,我照樣可以對付這些人。
雷鳴冷冷一笑說,所謂樹倒猢猻散,我看你一個人怎麼跟我們這幾百人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