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因時養生(1 / 2)

1.早晨養生

起居有常,即按機體的需要有規律地作息,這是古代養生家恪守的信條,符合人體生物鍾的規律,中醫主張春、夏“夜臥早起”,秋季“早臥早起”。冬季“早臥晚起”,這是為適應四季晝夜的長短之變。

《抱樸子》中講:“早起不在雞鳴前,晚起不在日出後。”說的是雞鳴大日出前,人體腎上腺激素的水平逐漸上升並到達高峰,此時起床則頭腦清醒,機智靈敏,到戶外活動可以呼吸大量的新鮮空氣,使鬆弛的筋骨肌肉得到恰當自如的運動,一天之計在於晨,早晨對於每個人都很重要,因為它是人一天的開始,所以,一天的精神與工作的效率都取決於早晨,早晨養生也就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

很多人對於早晨如何養生一直都很困惑,其實早晨養生隻要做到以下兩件事情就可以了。

——喝水

起床第一件事就應該喝杯水。正如中醫說的:“晨起胃氣最弱。故爾飲涼水以激胃氣。此為養生第一。”也就是說,人剛睡醒的時候胃氣最弱,還不能吃東西;隻能喝涼開水去刺激胃腸道,從而產生饑餓感。然後再去撒尿、洗臉、鍛煉身體、吃早飯。

除了開水之外,還可以喝一杯蜂蜜水,因為蜂蜜水有保護血管,通便,降壓,消炎,促進創麵愈合,改善肝功能及增強體質的作用。人經過一夜睡眠後,體內大部分水分已被排泄和吸收,這時空腹飲一杯蜂蜜水,既可補充水分,又可增加營養,完全可以取代白開水。

值得注意的是,有人早晨起床後習慣喝淡鹽水,認為淡鹽水可以清理腸胃,使習慣性便秘得到改善。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因為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鈉一般不會缺乏。攝入過量有可能導致或加重高血壓、腎炎等疾病。不過醫生建議,在重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後,出汗過多而導致鈉鹽丟失時,應喝適量的淡鹽水,以補充水和電解質,加快體內血液循環,可以排毒,防止便秘。

剛開始喝水的時候,不要一次喝得很多;要從幾百毫升開始,慢慢增加水量。

——吃早餐

有些人因為工作緊張或時間緊迫,總是忽略了吃早飯。每天早上總是一邊餓肚皮,一邊自我安慰:“晚上吃頓好的。”以此來彌補早上不吃飯的虧欠。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人類的新陳代謝率在淩晨四時左右是最低的。心跳次數很少,呼吸次數很少,消化液分泌也很少。因此早晨起床,確實不能吃難於消化的食物。但是人類早晨必需吃東西,否則不能補充上午的能量,而且容易發生膽結石。

早飯必須吃,但是不要吃得太多。可以吃營養豐富的高蛋白健康早餐,不僅省時方便而且很有營養。除了高蛋白食品外,還應多吃富含複合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纖維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除了提供能量之外,還附帶提供維生素、礦物質和少量的蛋自質,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比如那些以玉米、小麥或大米等原料製成的即食穀類食品,加人牛奶後一並食用,不僅保證基本營養成分的攝入,而且具有低脂肪和不含膽固醇的優點(煎雞蛋、油條恰恰相反,因為脂肪及膽固醇含量相對較高)。

2.中午養生

午時是一天中的分割線,在中午的時候,人們的精力相對於早晨來說,已經消耗了一半,經過了一上午的拚搏,終於到了午餐時間,該給我們的身體增添一些養料了。在緊張的節奏中,能夠悠閑的享受午餐的人恐怕越來越少了,大多人吃的是方便的快餐,或者是公司準備的工作套餐。快餐速食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一個重要的特征,它的確在某種程度上提高了人們的工作效率。然而,我們為此付出的健康代價是難以估量的,因此,我們更應該重視怎樣去吃好這一頓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