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跑比步行運動量增大,人體各種機能的活動都比步行加快,對預防、延緩和減輕動脈粥樣硬化,減少心絞痛發作,促進心血管病患者的康複,預防神經衰弱及消化、呼吸係統疾病都有好處。
慢跑的速度可用心率控製,適宜心率等於170減去年齡;鍛煉時間20~30分鍾,最好每天練習1次,間隔時間不要超過1天。用於慢跑的地麵應避免過硬,並要注意由腳掌至腳跟的緩衝,防止損傷。
步行和慢跑雖各有好處,但都要得法才能有益。
慢跑也有時間長短之別,對每個人而言,要視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和條件來定,以運動量適當為宜。如何測定運動量的大小呢?現在一般以脈搏跳數來定。健康人以年齡減算法測定,即170減去年齡為公式來計算,每分鍾的脈搏高於得數,則為運動量偏大,應減速或改跑為走,如低於得數,則為運動量偏小,可加速或改散步為快走,改快走為慢跑。
另一種計算法是淨增心率計算法,即運動完後的最高心率減去靜態時的心率,等於淨增心率。體弱者淨增心率不超過20次為宜,強壯者不超過60次為好,身體狀況一般者可在20~60次中間選擇。
溫馨提示
剛開始鍛煉的人,可先從散步開始而後快步而後慢跑而後長跑,逐漸適應,慢慢加大運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