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起和楊婉婉跟著劉二嫂去了劉家。
他們還未走近劉家,便看見劉二哥正在門口送客,這時候天已黑,該是各回各家的時候了。
來的人實在是多,劉二哥的額頭此時已經冒出一層細汗了,不過他是個愛交際的人,再忙也是高興的。
他見到楊起三人來了,哈哈大笑著迎了過去,道:“楊兄弟,最近幾個月過的可好啊?”
“還行。”
“那你怎麼還這麼瘦?多吃肉,爭取長的和我一樣壯實才好。”劉二哥拍了拍楊起的肩膀。
楊起淡笑回應。
他天生長的清瘦,而且他把好吃的都讓給楊婉婉吃了,又才是十七歲的年紀,自然長不了多少肌肉。
農民都看中身板,劉二嫂怕楊起尷尬,替他說道:“楊兄弟是讀書人,將來隻用筆做事,長的像你這樣五大三粗的也沒什麼用。”
大家都敬重讀書人,劉二哥也不例外,道:“你說的是,楊兄弟是用腦子幹活的人,跟我們終究是不一樣。”他的語氣中還包含些許羨慕。
大家都笑笑,劉二嫂想著也不能讓大家站在這門口聊。
“走,大家回屋坐著說話。”劉二嫂首先往屋內走去。
大家都在後麵陸續走了進去。
進屋後,劉二哥和楊起在桌子兩邊分別坐下。
桌子上麵有些沒用的碗筷,還有半壺酒和一碟花生米,正好可以在晚飯上來前消遣下時間。
劉二嫂拿了兩副碗筷,分別放到楊起和劉二哥麵前,然後給他們倒上酒。
“你們好好聊,我到廚房做飯去。”劉二嫂說完打頭向廚房走去。
楊婉婉覺得他待在廳裏無聊,也要跟著去,道:“劉二嫂,我要跟你學做紅燒魚,以後好做給我哥哥吃。”
她們一走,廳裏就剩下滿屋的酒香和楊起劉二哥兩人了。
劉二哥身子略往前傾,右手端起酒碗,道:“楊兄弟,喝酒。”說罷,他一口氣將大半碗的酒全喝下肚了。
楊起不愛喝酒,拿起酒碗隻喝了一口便放下了,道:“這酒怎麼是甜的?”
劉二哥跟之前那群人喝酒時就被問過這個問題,不由的哈哈大笑起來。
“這是我特意才倭國帶回來給鄉親們嚐鮮的,叫清酒,不過喝著確實不爽快,不然它也等不到你來喝了。”
“原是如此,不過據說這酒還有好幾種口味,你下次要帶就帶辣口的試試。”楊起是這樣記得的。
劉二哥聞言心中驚訝,一會似乎聯想到了什麼又釋然了。
“人都說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現在看來果然如此,楊兄弟既然連這種事都能知道。”他油然生出佩服之心。
“其實我不懂的也多的是。”楊起道。
劉二哥擺手,認為他過於自謙,然後從懷中掏出一包白布包著的東西放到桌上,道:“你讓我賣的東西我賣出去了,這是銀子。”
三個月前,楊婉婉被診斷出得了癆病,雖然不會傳染,但卻費錢費心思,為了治療,楊起將他珍藏多年的桃花形的發簪拿了出來。
桃花簪子是他五年前省吃儉用買來準備送給楊婉婉的,隻是後來他家出了事沒有送出去,他也就留著了。
這桃花發簪買的時候花了他三十三兩,他知道想再賣價錢會低,想著但凡有個十兩銀子就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