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財政要務
基層動態
新常態下的挑戰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強調,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戰略判斷,是黨中央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改革發展實踐相結合,把經濟發展一般規律與中國經濟新特征相結合作出的重大理論創新,各級財政部門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判斷上來,準確把握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科學分析新常態下財政領域的趨勢性變化,正確把握做好財政工作的新要求,發揮好財政在適應和引領新常態中的作用。
樓繼偉指出,財政收入由高速增長轉為中低速增長,要克服速度情結,實事求是地看待收入增速變化,防止竭澤而漁。實事求是地看待收入變化,絕不能在經濟放緩、收入增速下降的時候,殺雞取卵、收“過頭稅”、亂收費,增加企業負擔,形成對經濟的順周期調節。堅決防止和糾正財政“空轉”行為,促進財政與經濟良性互動、健康發展;財政支出剛性增長,要科學界定財政作用邊界,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主動花錢買機製,創新投入方式,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確保政策可持續;要充分發揮財稅改革的基礎性支撐性作用,加快建立現代財政製度,積極支持其他領域改革,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預算規範管理、公開透明的要求越來越高,要切實增強法治觀念,堅持以法治思維推進財稅改革,貫徹執行好新預算法,解決影響和製約依法理財的突出問題,全麵推進依法理財;財政宏觀調控麵臨的形勢更加複雜,要創新調控思路和方式,堅持底線思維,注重供給管理,堅持精準發力;建設大國財政的要求越來越迫切,要牢固樹立“大國財政、統籌內外”理念和全球意識、安全意識,積極參與國際經貿規則製定,主動參與國際財經交流和全球經濟治理。
2015年九大發力點
樓繼偉強調,2015年財政工作要全麵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深入推進財稅體製改革,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並適當加大力度,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加快推動轉方式調結構,強化風險防控;盤活存量,用好增量,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有保有壓,確保重點領域特別是民生支出;堅持依法理財,加強財政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做好2015年財政工作,要重點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麵:
一是認真落實積極財政政策各項措施。2015年積極的財政政策主要體現在兩方麵:一是適當擴大財政赤字規模,合理控製政府債務水平,著力支持穩增長、促發展、補短板、添後勁。二是進一步實行減稅和落實普遍性降費。要切實把工作著力點放到轉方式調結構上來,正確把握政策的力度、節奏和重點,加強政策預調微調,促進“三駕馬車”更均衡地拉動增長。發揮投資拉動增長的關鍵作用,優化投資結構,切實提高投資效率;發揮消費穩定增長的基礎作用,努力擴大就業,多渠道促進城鄉居民增收,促進提高有效供給能力,打造多點支撐的消費增長格局;發揮出口促進增長的支撐作用,完善促進外貿有關政策措施,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重大項目實施,推動優勢產業走出去。
二是確保完成各項改革任務。繼續推進簡政放權,進一步清理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對國務院已決定取消、下放的審批項目,加強後續監管。對現有審批事項,加強製度建設,規範管理、優化審批流程,加大信息公開力度。深化預算管理製度改革。擴大預決算公開範圍,進一步細化公開內容。完善政府預算體係。推進中期財政規劃管理。優化轉移支付結構。積極盤活全國財政存量資金。進一步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加快推進營改增、消費稅、資源稅、個人所得稅等稅製改革。加快製定非稅收入征收管理辦法。深入研究推進財政體製改革。紮實做好推進政府購買服務、推廣運用PPP模式、支持國企國資改革等其他重要改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