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驛站
在拍攝了幾部曆史大片和女性主導的年代片後,履曆頗豐的中國導演何平推出了小清新作品《回到被愛的每一天》,通過一個從北京回到家鄉小城的女青年的視角,寫了一篇關於中國年輕人的變化和日益增長的城鄉差距的小品文,影片整體有些單薄,但對角色的詮釋還是挺有意思的。
在霧霾繚繞的首都和風景如畫的鄉村小鎮之間幾度輾轉,一對墜入愛河的年輕人陷入了對城市富裕生活的渴望,及對寧靜的鄉村生活的向往的矛盾的情感中。無論從劇情還是戲劇衝突的角度而言,影片顯得有些極簡主義,極其依賴主演王佳佳和張譯的個人魅力來填補這方麵的空白。兩人的幾次甜蜜約會和安靜的對話,幫助推動了故事的發展。
影片在時間和空間方麵都采用了跳躍性的敘事,講述二十多歲的芭蕾舞者艾玲(王佳佳飾)回到故鄉小鎮,再次與獨居的父親(王誌文飾)相處,並開了一家舞蹈學校。然而,回到的家鄉的艾玲對北京的生活還是有些割舍不下,她在北京時住在合租公寓,並與室友之一、冰球教練江河(張譯飾)相戀。在一個擁擠不堪、讓年輕背負巨大壓力的大都市,這段戀情好像一種舒心的安慰。
劇情並不複雜,但是艾玲之所以恢複獨居背後的原因,算是影片的一個懸念,而且這個懸念保持了很久。影片剩下的部分講述的是兩人相識相知的過程,有幾場戲風格接近室內喜劇,兩人通過各自房間之間的一堵牆來傳情達意。
在這些場景中,江河似乎在說,在北京這樣一個大城市,兩人隻能在彼此身上尋找慰藉,但如果艾玲回到家鄉,那就能夠獨自平靜地生活,哪怕為了獲得這份平靜,她必須犧牲愛情。由於劇情非常簡單,觀眾必須體會場景和對白的言外之意,來揣測導演的意圖,而影片的意圖,很多情況下都是通過兩位演員即興發揮的動作和對話傳遞的。
兩人的表演都比較外化,看著還算舒心,王佳佳總是在她北京的公寓房間裏做拉伸、跳舞、練瑜伽,而張譯則是坐立不安地在隔壁房間等著她。王誌文也比較出色地詮釋了一個想要女兒過上最好的生活,卻不知怎樣說出口的父親。
影片在製作方麵做的不錯,在色彩豐富的鏡頭下,大城市的灰暗喧囂與鄉村的綠意盎然形成鮮明對比,讓觀眾不僅想問:“城市和鄉村,究竟哪個才是歸宿?”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