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化病的發病率並不高——每10萬人中僅有3~7人發病,但是多數人對這種都有印象。這是因為這種病患者的形象很特殊:皮膚完全是白色的,頭發呈奶油色而且又細又軟,眼球色素缺乏,且眼睛怕光(羞明),故有“陰天樂”的俗稱。奇怪的是,患者父母的外觀與正常人完全一樣。
白化病多係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多數患者的父母的表現型都是正常的,但都帶有白化病隱性基因。基因是成對存在的,父母各有1個顯性的正常基因(以A表示)和1個隱性的白化病基因(以a表示)。在染色體減數分裂過程中,父母各產生兩種基因——一種帶有正常基因A,另一種帶有隱性白化病基因a。因精子與卵子的結合是隨機的,所以受精後就可能形成3種合子,即AA、Aa和aa。他們出現的概率是1/4AA、2/4Aa及1/4aa,aa合子即引起白化病。由此可見,這對父母的子女發生白化病的概率是1/4,不發病者的概率為3/4。但後者中有2/3是白化病基因的攜帶者,即有Aa基因的人,其表現型正常,但帶有的一個白化病基因,他們的後代會出現白化病患者,故稱疾病攜帶者。按照上述規律,如果父母中一個是本病患者,另一個是不帶白化病基因者(AA),則其後代全部是疾病攜帶者,但無發病者。如果父母雙方,一方是患者,另一方是攜帶者,則其後代的白化病發生概率就相當高(1/2)了。如果父母雙方都是患者,則其後代將全部是患者。
白化病的發病機理是,患者體內缺乏酷氨酸酶,以致不能形成黑色素。現無有效治療方法。患者應避免強日光曝曬,以免灼傷,配戴合適的眼鏡以減輕羞明和屈光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