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5章 為什麼眼能分辨顏色(1 / 1)

世界之所以美,是因為充滿了五光十色。那藍藍的天空,潔白的飄雲,綠油油的葉子,紅豔豔的花朵,五彩繽紛的霓虹燈……

我們怎會感覺到這千百萬種顏色呢?這要從我們的眼睛談起。我們的眼睛不但是極其複雜的照相機,而且還是奇妙無窮的“調色板”。它能調配出17 000種不同顏色。

在每隻眼睛內,有幾百萬個稱為“視錐細胞”的極小東西。這些“視錐細胞”使我們能看清在照亮的光線下的物體,並區別各種不同的顏色。不是所有的動物都同人眼一樣有“視錐細胞”。就我們所知,蝙蝠和貓頭鷹一點顏色也看不到——所看到的隻是光和黑色的形體。

1802年,英國科學家楊格說,世界上那繁多的顏色都是由紅、綠、藍三色所變化出來的,後來又有人提出“四色說”,即認為紅、綠、藍、黃才是組成五彩繽紛的世界“原型”。前幾年日本學者通過色覺研究證明:視錐細胞有三種,它們分別對紅、綠、藍光最敏感,從而證實了楊格的學說。

正因為視錐細胞含有這三種顏色的“感光色素”才能調配出近2萬種顏色,得以看到自然界中的本來顏色。這就像照相底片那樣,黑色底片照不出彩照相片;隻有彩色的感光底片才能照出與原物體相同顏色的照片。

但是,眼睛感覺到的顏色又是怎樣傳給大腦,並由大腦最後分析鑒定出來的呢?這個問題尚未得到科學的回答。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分辨出所有的顏色。不能正常分辨色彩的人,就是患有色盲症了。

色盲是由英國化學家道爾頓首先發現的。有一年聖誕節,道爾頓給母親買了一雙棕灰色的襪子,可母親卻說,老人穿這樣的襪子不合適,太鮮豔了。別人也證明襪子不是棕灰色,而是鮮紅色。道爾頓於是發現自己是個色盲。

還有一個真實的故事。汽車司機把汽車開到十字路口時,交通指示燈是紅的。使得乘客驚奇的是汽車沒有減速。突然,車內的乘客被拋向前去,原來駕駛員在千鈞一發之際刹了車。

“對不起,”司機說,“我認為是綠燈亮著,直到看到發出一閃閃黃光時,我才知道錯了。我有色盲,不能像你們那樣看得出紅的顏色。”

色盲在各個國家、各個民族有很大的差異。有的資料報道為1%,日本報道5%,中國報道54%,美國報道,全世界有24億個患色盲。女性很少有色盲。

常見的色盲為紅綠色盲,比較少見的是藍色盲和全色盲。一般認為,紅色盲是由於紅的感光色素缺乏,綠色盲是缺乏綠色感光素。所以視神經分辨不出紅和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