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代裏慢慢向前走
心靈雞湯
作者:朱德庸
我們周圍所有的東西都在增值,隻有我們的人生悄悄貶值。世界一直往前奔跑,而我們大家緊追在後。可不可以停下來喘口氣,選擇“自己”,而不是選擇“大家”?
我喜歡走路。
我的工作室在十二樓,剛好麵對台北很漂亮的那條敦化南路,筆直寬闊的林蔭道綿延了幾公裏。人車寂靜的平常夜晚或周六、周日,我常常和妻子沿著林蔭道慢慢散步到路的盡頭,再坐下來喝杯咖啡,談談世界又發生了哪些特別的事。
這樣的散步習慣有十幾年了,陪伴我們一年四季不斷走著的是一直在長大的兒子,還有那些樹。
一開始是整段路的台灣欒樹,春夏樹頂開著苔綠小花,初秋樹梢轉成赭紅,等冬末就會突然落葉滿地、隻剩無數黑色枝丫指向天空。接下來是高大美麗的樟樹群,整年濃綠。再經過幾排葉片棕黃、像掛滿一串串閃爍的心的菩提樹,後麵就是緊挨著幾幢玻璃帷幕大樓的垂須榕樹了。
這麼多年了,亞熱帶的陽光總是透過我們熟悉的這些樹的葉片輕輕灑在我們身上,我也總是訝異地看到,這幾個不同的樹種在同樣一種氣候下,會展現出截然相反的季節麵貌:有些樹反複開花、結籽、抽芽、凋萎,有些樹春夏秋冬,常綠不改。不同的植物生長在同一種氣候裏,都會順著天性有這麼多自然發展;那麼,不同的人們生長在同一個時代裏,不是更應該順著個性有更多自我麵貌?
我看到的這個世界卻不是如此。
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情緒變得很多,感覺變得很少;心思變得很複雜,行為變得很單一;腦的容量變得越來越大,使用區域變得越來越小。更嚴重的是,我們這個世界所有的城市麵貌變得越來越相似,所有人的生活方式也變得越來越雷同了。
就像不同的植物為了適應同一種氣候,強迫自己長成同一個樣子那麼荒謬;我們為了適應同一種時代氛圍,強迫自己失去了自己。
如果,大家都有問題,問題出在哪裏呢?
我想從我自己說起。
小時候我覺得,每個人都沒問題,隻有我有問題。長大後我發現,其實每個人都有問題。當然,我的問題依然存在,隻是隨著年齡增加又有了新的問題。小時候的自閉給了我不愉快的童年,在團體中我總是那個被排擠孤立的人;長大後,自閉反而讓我和別人保持距離,成為一個漫畫家和一個人性的旁觀者,能更清楚地看到別人的問題和自己的問題。“問題”那麼多,似乎有點兒令人沮喪。但我必須承認,我就是在小時候和長大後的問題中度過目前為止的人生。而且世界就是如此,每個人都會在各種問題中度過他的一生,直到離開這個世界,問題才真正沒問題。
(摘自《現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