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猴戲

康樂財智

作者:郭亨渠

記得小時候,隻要聽到寨前大埕上響起鑼鼓聲,孩子們就知道耍猴戲的來了,大家不顧一切,興奮地互相通報,直奔大埕。耍猴人見人多了,就躬身說道:“前麵老先生,後麵老師傅,小弟今日到貴鄉獻藝,先讓猴子向諸位敬個禮,祝諸位幸福快樂!”說完,原先蹲在一旁的幾隻猴子立即站出來列隊,先前而後向觀眾彎腰點頭致敬,引得大家哈哈大笑。接著,猴戲開始,第一個節目是“學算數”,耍猴人對一隻猴子說:“我出這道題,得數多少你就叫幾聲。”說完,主人說:3×4。猴子就輕輕叫了12聲。4-1。猴子就叫3聲。“算數”完了之後,是猴子鑽圈。主人在桌上擺一個圓圈,猴子便從離桌幾米遠的地方小跑帶跳鑽過圓圈。表演兩三個節目之後,耍猴戲者便開始推銷藥品了,記得有成藥,有藥丸,還有一包一包的藥根,有暖胃的,治跌打傷的,治風濕病的……耍猴戲的吹得神乎其神之後,幾個人把藥拿著輪番在四周走。也有人向他們買藥,買的人越多,耍猴戲的越高興。接著又響起了鑼鼓,讓猴子們再表演節目,如此反複。

當年看猴戲,覺得這些猴子聰明活潑,十分有趣。因猴戲班大多來自江西,也有少數福建和廣東興梅地區的,因此,潮汕流行一句口頭禪:“江西猴教就。”意思是說猴子能表演節目是人教會的。現在回憶起來,猴子的趣事很多。我們村裏有一個叫阿坤的青年,1943年逃荒到江西,在信豐縣參加猴戲班,當“猴教員”。後來返回潮陽家鄉種地。1950年冬,信豐猴戲班來我們村表演猴戲兼賣藥。阿坤兄前往觀看,其中一隻老猴子一見阿坤兄,認出是當年的“老師”,立即走出來拉著阿坤兄的手,嗷嗷直叫,十分親熱,讓在場的人感動不已。

鬥轉星移,潮汕鄉村的猴戲已成曆史,但回憶起來仍覺韻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