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用表格來選員工(1 / 1)

用表格來選員工

職場風雲

作者:劉強東

在京東的16年,我在人事管理上用到了一張表格。這張表格不是京東發明的,GE(美國通用)等很多企業都在用。在京東,每年員工考核,招聘管培生,員工的升職、加薪、辭退,都會用到這張表。

表格非常簡單,把每個員工的特質分為兩項:能力、價值觀。能力,是做事情的潛力或者能量的大小,也可以是績效或者業績等;價值觀實際上就是你怎麼看待自己、看待他人和看待世界。

如果把縱軸當作能力、橫軸當作價值觀,做匹配或者考核時以0分到100分取值的話,會看到有五個區域。

第一個區域是能力不行、價值觀不匹配。員工的價值觀跟企業的價值觀匹配度很低,工作表現也比較差,這實際上是人力資源最基本的工作,這部分人不予考慮。

第二個區域是能力不行,價值觀匹配度高。對於這樣的員工,給兩次機會:一次轉崗,一次學習培訓。如果兩次之後,員工的能力績效還是不能提高,隻能請他走人。

第三個區域是價值觀匹配度和能力都在比較中間位置。

第四個區域是能力很好,跟企業的價值觀匹配度非常高,這部分人會占20%,是企業的骨幹、核心。這是穩定的企業必然有的,初創團隊或者後期團隊都達不到20%。在京東,我們的高管、技術骨幹、業務骨幹等,都屬於這20%。他們是企業的金子。很多初創公司,培養了大量人才,公司上市後不久,很多員工離職。因為企業的資源是有限的,不能每個人都是高管,不能每個員工都給很多股票或者高薪。金子超過20%,企業資源不足以補給他們,這就會產生不滿,就會有人離開。

金子低於20%也不好,意味著骨幹力量不足。如果看到一個企業的離職率很高,往往是這個團隊的金子比例不足造成的。離職率跟管理者的個人魅力、領導力密切相關,在同樣的辦公環境、激勵機製下,優秀管理者的團隊離職率就低。

第五個區域,績效非常好,業績很好,為公司創造了很多利潤。比如,做快遞的送件很多,做產品做設計的,他做的活就是比別人好。但是,他的價值觀跟你不一致。比如你覺得工作應該通過團隊協作的方式才能完成,他就要單打獨鬥,就拒絕跟人合作。這是最難的情況。

想象一下,有個業績很好的員工,你說咱們去爬山,他說有什麼好爬的?你說出去吃點好吃的,他說沒什麼好吃的……除了做好他的工作,多拿獎金之外,他對別的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沒有激情。這個員工,你會怎麼辦?在京東,我們隻要發現了,一秒鍾就要把他幹掉,請他走人。

為什麼?價值觀不一致,他往往是搞破壞,在帶來業績的同時還給團隊帶來很大的破壞,而且因為他能力很強,他的破壞很有殺傷力。這樣的人要堅決地、毫不猶豫地幹掉。比如剛才說的沒有激情會抱怨的員工,不管多好的一件事情,從他嘴裏說出來立馬就覺得是不好的事情,他會讓更多的員工抱怨、沒有激情。

幾年前,我們辭退了公司的一個副總裁,因為他拿了供應商的一個箱子。他的年薪是150萬元。可是,他栽在一個300元左右的箱子上。供貨商說箱子給你吧,他就拿回家了。這還是價值觀不一致造成的。他不認為拿這300元的箱子有問題,300元的箱子不是問題,如果是30萬、300萬,可能覺得就不對了。在他的價值觀裏,300元的箱子拿回家是可以容忍的。在我看來,今天拿300元,明天可能就是30000元,那樣會導致企業的失敗。

我想有很多年輕人參加過京東的麵試,我們有各種各樣篩選的方式、方法,考核更多的是價值觀。隻要大家在學校努力了,能力不會太差。其實,剛畢業學生的能力,根本沒法考核,對企業來說是必然要冒的一個風險。可是價值觀的風險不能冒,所以我們所有的考試、考核大多數都是指向價值觀是不是與京東相匹配。

(摘自《大學生·中國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