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中年人謹防多種疾病(4)(1 / 3)

中年如何遠離脂肪肝

當今中年人患脂肪肝的原因很多,如營養障礙(過剩或不足)、大量飲酒、藥物中毒、妊娠及許多慢性疾病等。大約半數脂肪肝患者沒有明顯症狀,常見的表現有:肝區悶痛不適、食欲缺乏、惡心、腹脹、體重下降等。脂肪肝有可能導致肝硬化,據統計,長期飲酒者中,近60%發生脂肪肝,20%~30%最終會發展為肝硬化。對於非酒精性脂肪肝,發生肝纖維化的概率為25%,而導致肝硬化僅1.5%~8%,且發展較慢,不易被發現。目前B超是首選的診斷方法,建議中年以上的人群應定期通過B超進行排查。

患脂肪肝者隻要及時治療,是可以逆轉的,但不可掉以輕心。要合理進行治療。防治脂肪肝建議做到以下幾點:

1.控製飲食

飲食結構合理,葷素要搭配。飲酒者必須徹底戒酒。要常食燕麥、玉米、海帶、紫菜、大蒜、蘋果、牛奶、洋蔥、甘蔗、胡蘿卜、山楂、木耳、冬瓜等調脂食品。

2.體育運動

運動可消耗體能,促進脂肪代謝,減肥和控製體重是防治脂肪肝最有效的方法,但體重不易驟降,如1個月內降5千克以上,就會加快脂肪組織入肝髒,反而會加重脂肪肝。

3.合理用藥

對輕型脂肪肝一般不用藥物治療,對中、重型可選擇使用幹預脂蛋白代謝的調脂與去脂藥物。但有人認為,藥物治療脂肪肝,不僅不能解決肝細胞堆積,還會傷肝。常用的中藥有何首烏、澤瀉、丹參、山楂和柴胡等有調脂作用的藥物。高膽固醇者,可用他汀類藥,維生素E、維生素B類,可以保護肝細胞,防止脂肪堆積。中藥大小柴胡、膽寧、血脂康、脂必妥對調脂和治療脂肪肝有一定作用,而且毒性也較小。

中年人如何預防膽囊炎

40歲以上的中年人,由於工作環境、生活方式發生變化,會不同程度地出現神經調節和代謝障礙,影響膽囊的正常收縮和舒張,患膽囊炎的機會要更多一些。防治的主要辦法有:

1.要經常做一些體力活動,使全身代謝活躍起來,特別是腦力勞動和上班老不動的中年人,更要多做些體力勞動,以防過度肥胖。因為肥胖是膽囊炎或膽結石的重要誘因。

2.要講究飲食衛生,切忌暴飲暴食,適當節製脂肪食物。因為帶脂肪的食物吃多了,會加速膽囊收縮,若收縮過於強烈,便會導致膽絞痛急性發作。

3.秋涼以後要注意保暖,尤其是睡覺時要蓋好被,防止腹部受涼,若腹部受涼會刺激迷走神經,使膽囊強烈收縮。

4.患有膽結石或腸寄生蟲病的人,要及時治療,避免引起膽囊發炎。

肥胖中年女性謹防膽結石

目前,人到中年、體態發福的患膽結石症者以女性最為多見。

膽結石是在膽汁酸與膽固醇比例失調後,膽固醇出現結晶所致。可見,過剩的脂肪是膽結石的元凶。

膽結石的發病症狀表現為上腹部疼痛並放射到肩和背部,且低熱、惡心、嘔吐、寒戰、大汗淋漓甚至伴有黃疸。這些症狀與胃腸、肝髒疾病的症狀很相似,所以患者往往誤以為是胃腸疾病或肝病而耽擱確診時間。大多數膽結石患者都是因腹痛才去就診的,這是因為膽結石並發膽囊炎所致。

新的調查發現,女性多食鮮橙可以預防和減少膽囊炎的發生。另外,運動能防止膽汁在膽囊中停滯,避免形成結石。

中年人護腎“五要素”

人體每時每刻都在進行新陳代謝,腎髒將體內有害物質通過尿排出體外,以調節機體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保持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所以,要保持健康、延緩衰老,應保護好腎髒功能,對於中年朋友尤為重要。

1.多飲水

適量多飲水能幫助人體將新陳代謝產生的廢棄物排出,降低有毒物質在腎髒中的濃度,避免腎髒受損。人在生病發熱時,尤應適量多飲水,以助排泄有害物質。

2.預防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的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高,老年人尤甚。男性的前列腺增生、女性的盆腔疾病等都容易引起尿路感染,故應及時發現、積極治療。

3.小心藥物傷腎

對腎髒有損害的藥物,如磺胺類、卡那黴素、鏈黴素等應慎用。若患病需要應用時,要在醫師的指導下,選用對腎髒損害小的藥物;用藥期間還應注意多喝水。

4.控製血壓

中老年人腎動脈常有內膜增厚現象,而高血壓可加速其發生與發展,故應按時服藥控製血壓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