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這句詩的意思是,揚州月色,掩蓋了天下。寫詩之人,眼中唯有揚州月色。
劍脈三分,其核心不在於三分,而在於重視。
隻有自己的一分,就足夠掩蓋天下。
但若是隻追求一分,則隻能塑造一脈。此時,需要以一脈來解讀其他的劍脈。
厥陰風木、少陰君火、少陽相火、太陰濕土、陽明燥金、太陽寒水。
比如雨霜雪,江離讓其修行太陽寒水,那是因為她的本性,獨立而帶著冷漠。而陸東成,性格並不強勢,則適合少陽相火。性情激進而單純幹脆利落之人,則適合燥金。
陰脈也是如此,霸道之人適合君火,隨和之人適合風木,沉穩願意助人之人,則適合濕土。
雨霜雪修煉陽脈三分,則是以自身的寒水為本質,盡到輔佐之能,追求一劍殺敵的幹脆。
以自己的本性來推演出其他本性下的舉動,雖然會有所不同,但卻演化出了屬於自己的三脈。
所謂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變。
便是要抓住自己的本性,而根據情況的不同而做出不同的判斷。
如果沒有理解自己的本性,就隨意的改換風格,最終的結果就是精神分裂,搞不清楚自己要做什麼。
劍脈三分之後,便是劍路四道。
江離將之分為誅戮陷絕四道。
他早已經發現,名號無所謂,這一境界的本質,便在於高。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為何?
答案便是,高。
因為山上比起人間要高,所以當人間早已經桃花凋零,而山上的桃花仍在盛開。
琴棋書畫風林火山地火水風誅戮陷絕。
這一切都是對於劍路的總結。
人間有無數道理,若要總結,或許難以總結完畢,但總有詞彙可以涵蓋盡。
道,三千大道。
不論這世間有多少道理,如果道理真的是一種存在,那他們就一定有盡頭。
劍路也是如此,如果劍路可以分析總結,那麼總能總結出世界所有的劍路。
但劍路是無法總結完畢的。
因為縱然劍路是有限的,但人卻是無限的。每個人的劍路,又會有自己的理解,最終,劍路無窮無盡了。
人無限,則劍無限。
所以,要站在更高的層次上。
一旦領悟了空,則能夠做到用劍隨心。心中再不存在某種固定的劍路。
而江離的劍路不然,他是將所學的劍路全部轉化為自己的東西。
通天劍道,吞食天下劍道。
但這終究是他人的劍道,而不是自己的劍道。異物在自己的身體裏,在自己的心靈中,如何能夠不痛苦?
所以,一定要將別人的東西演化為自己的東西才可以。
江離已經完全明白了通天劍道的痛苦是什麼了。
給通天劍道喂食劍經,就等於是讓自己學會了一種劍道,但那終究隻是通天劍道演化出來的東西,必須要自己掌握,甚至超越,才能讓通天劍道的痛苦終止。
而到最後,如果真的掌握了天下所有的劍道,甚至是超越了世間一切劍道。那難道不正是通天麼?
比起佛家追求心中不存所有的空明,比起道家的赤子之心。
江離的這種劍路,更加的方便理解。
江離猜測王陽明與自己應該類似,應該有著心路這樣的理解,同樣可以演化出劍路四道。
實際上,江離能夠參悟,也是多虧了王陽明的思想。他的劍路也是從王陽明的思想之中演化而出。
“人間四劍芳菲盡,畫蛇添足便為龍。”
江離一劍斬出,仿佛有龍吟之聲,鬼斬的衣衫,胸膛被盡數絞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