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這三個問題,《新農村建設青年文庫》編寫組成員苦費了一番心思,在構思、策劃整套書的框架時,著力解決這些問題,並在耗時數月的編輯過程中,以切實解決好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為著眼點和出發點,精心架構起一個集錄最新知識、表述簡潔明了、應用簡單有效、涵蓋麵廣泛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科學指導體係。具體來說,《新農村建設青年文庫》係列叢書有以下幾個引人注目的特點:
首先是知識點的“新”。本叢書密切結合了當下時代發展的趨勢,在遴選圖書主體的相關知識點時,優先強調了內容的新,擯棄了陳舊不合時宜的成分。細心的讀者幾乎可以從每本書中發現這個特點,尤其是有關信息化技術的圖書。比如在《如何使用電腦操作係統》一書中,就詳細介紹了微軟公司最新的VISTA操作係統。
其次是敘述語言的“簡”。農民讀者的文化結構決定了“三農”讀物的行文特點。因此,本叢書在策劃階段就提出了“讓農民朋友看得懂、用得上、學得會”的編寫方針。這一方針指導著編寫組所有成員在創作與編輯書稿時,注重並努力做到邏輯結構清晰自然、提問設計一目了然、語言表達言簡意賅,真正契合“農家書屋”裝備圖書的要求。
再次是實踐指導的“活”。本叢書全部采用問答式架構方式,棄用了可有可無的理念、原理、原則、意義等理論層麵的內容,重點推介農民生活和農村、農業生產實際需求旺盛的知識點,以期憑突出的實用性、指導性、科學性和前瞻性,為廣大農民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撐。
最後是知識麵的“全”。除了具備市場上早已成熟的傳統種植、養殖類圖書,還特意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在了特種種植與養殖、法律法規、維修與加工、農民工工作與生活指導、生活保健等市場初興的圖書領域,以及創業經營、商服技術、生態農業、新能源技術等幾乎被“三農”讀物市場遺忘的角落,這將為促進農村文化整體建設起到積極的作用。
《新農村建設青年文庫》從多個層麵見證了這套叢書本身的優越性,是“三農”讀物市場不可多得的一分子,是“農家書屋”工程不可多得的裝備書,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不可多得的好幫手。誠然,由於出版時間倉促、編者水平有限等客觀因素,洋洋數百冊圖書存在瑕疵也是在所難免的。但瑕不掩瑜,希望廣大農民朋友和熱心讀者,能衷心喜歡上這套叢書。
叢書編委會
2008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