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限製熱能的範圍內,要做到營養平衡,合理分配三種營養素。蛋白質約占20%(兒童不宜低於20%),脂肪熱能比值控製在20%~25%,碳水化合物為50%左右。脂肪量過低,難於保證必需脂肪酸和脂溶性維生素的需要,而且一般也難於堅持。碳水化合物不宜低於100克以防發生酮症。無機鹽、維生素和食物纖維也要供應充足。選擇食物時既要注意營養成分,又要考慮所進食物是否具有飽腹感。要多選含脂肪低(即含熱量低)的蛋白質食物,如精瘦牛、羊、豬肉、魚、蝦、雞、蛋、去油乳類以及豆腐、豆漿等豆製品。選擇含維生素、無機鹽、食物纖維豐富的新鮮葉、莖、瓜果類蔬菜、水果和粗糧。不用或少用油脂肥厚(即熱能高)的食物,如肥肉、豬、牛、羊油、奶油、黃油及各種烹調油。紅糖、白糖、巧克力等甜食、飲料和酒都是高熱能食物,花生、瓜子、核桃、榛子等因含脂肪量甚高,故都應不用或少用。在烹調方法上,以氽、煮、燉、拌等少油方法為主,忌用油煎、炸等多油烹調法。還應減少食鹽的攝入,避免體內水份的過多貯留。保持一日三餐,養成不吃甜食、零食和睡前夜宵的習慣。吃飯要細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這樣有利於營養素的消化吸收。此外,絕不能因節食而減少活動量,切記“飯後躺一躺,不長半斤也長四兩”的諺語。
(二)適當的體育活動
體育活動可增加機體熱能的消耗,使體重下降。目前多數學者主張節食和增加運動並舉,這是減肥的最佳方案。有人觀察成年肥胖婦女在增加運動後的機體組織變化:每天增加500kcal的活動量,每周五天共16周,其脂肪丟失5.8kg,非脂肪組織增加0.5kg。說明要達到減少體重的目的,鼓勵病人每天安排體力活動是十分必要的。散步、跑步、上下樓梯、騎自行車、打球等都是比較適宜的運動。每天有半小時至1小時的活動就可增加消耗熱能300~400kcal。但是過於劇烈或耗時太長的運動是不相宜的。因有可能增加食欲並易引起不良反應,尤其是伴有心、肺、肝疾病的病人更需慎重。
保持理想的體重,嚴格控製飲食、適當運動以防止或減輕肥胖,這不僅是糖尿病病人應當如此,凡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和正常人也應如此。還應要求糖尿病病人,利用掌握的有關知識教育自己的子女,設法要他們減輕體重,以防止後代繼續發生糖尿病。
糖尿病病人應用胰島素的護理1.糖尿病的定義與病因:世界衛生組織(WHO)1999年對糖尿病(DM)的定義:是一種多病因的代謝疾病,特點是慢性高血糖,伴隨因胰島素(INS)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紊亂。糖尿病的發病機理與胰島素絕對或相對不足以及靶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有關,引起糖、蛋白質、脂肪和繼發性水電解質代謝紊亂,臨床表現煩渴、多飲、多尿、多食和消瘦、無力等,嚴重時可發生酮症酸中毒或其他急性代謝紊亂。
2.臨床資料:本組病例18例,單純糖尿病患者13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5例,各年齡組均有發病,經嚴格胰島素治療,均已治愈或好轉。
3.護理
①心理護理:糖尿病病人能否正確對待疾病,這對控製血糖、控製病情、恢複健康有很大的影響,有的病人存在恐懼心理、自卑感,精神壓力很大,對治療失去信心,有的病人滿不在乎,既不控製飲食,也不認真治療,有的病人極易產生急躁情緒。針對這些情況,我們應耐心、細心的開導病人,幫助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避免精神緊張,適當參加體育鍛煉,禁煙和酒,預防感染。
②糖尿病是一種內分泌代謝性疾病,常會出現嚴重的合並症或並發症,病人入院後應及時查血糖、尿糖、酮體,根據檢查及病史區分屬於哪一類型的糖尿病,根據醫囑給予合理的胰島素,如正規胰島素或魚精蛋白鋅胰島素。
③注射胰島素一般從小劑量開始,於每餐前注射普通胰島素4~6單位,以後根據四次四段尿糖變化,調整胰島素用量,一般每次增減量為原來用量的10%~20%。除尿量及尿糖量較多或有酮症酸中毒病人外,一般不要每日改變胰島素的用量,要觀察幾天後再進行調節。
④注射胰島素必須用一毫升注射器抽吸藥液,注射時要正確無誤的注入皮下,注射後15分鍾或30分鍾應按時進食,避免重體力勞動,同時觀察治療效果及反應,以免發生低血糖反應。應根據胰島素的用量合理分配三餐飲食,經常注射胰島素的患者,局部可出現紅、腫、皮下結節,容易造成感染,應經常更換注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