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在德行集團內部鬥的如火如荼之際,毛小米完成了“紅陽”集團成立大會的籌備工作,大會召開的時間定在周三的上午十點。
集團總部的辦公地點,設在奇幻酒吧之上的六層七層,為方便將來的出入,不影響酒吧的正常經營,毛小米找設計師重新進行設計,為總部單獨開了一個大門,並重裝了一部直達電梯。
紅陽集團這類公司的總部,其實僅僅就是個門麵,象征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並無多少人要在此上班工作,估計吳迪以後來此也是有數的,但又缺不得,沒有這個總部,所有兄弟心中便沒有根,其他江湖各派對這個新生勢力的印象也會大打折扣。
紅陽集團的成立沒有大肆宣揚,沒有請記者,沒有政府要員參加,也沒有請江湖同道,隻是在內部進行,參會者也僅限於自己的兄弟,顯得低調、務實而高效。但既便如此,吳迪領導的紅陽集團成立的消息,立刻在各界傳播開來,一些二、三流的小報、網站仍把此消息炒得滿天飛。
吳迪毫無懸念地成為紅陽集團的董事長,毛小米順理成章成為行政總經理,吳迪與毛小米商議之後,又為陳博文予留了執行董事的位子,隻等他公開加入之後,便成為紅陽集團的第三號人物。
董事會原本定了十五名董事,這時情況已發生了變化,陳博文的加入將帶來四個親信幹將,還有吳迪衛隊的三個組長也需考慮,於是董事會一下又增加了七人,達到二十二人。
吳迪從紅新與德行集團的內鬥中吸取了教訓,這兩家當家人一死,董事會成員之間立即便陷入內鬥的怪圈,致集團整體利益於不顧,各自為政,不攻自破。
吳迪經過反複思考,終於找到問題的症結所在,他認為幫派勢力的董事會,有別於正當集團公司的董事會。幫派勢力之所以要成立集團公司,無非是想把自己打扮成正當的生意人,而其實質仍是江湖幫派,必須仍以江湖幫派流傳下來的規矩套在董事會使用。
而包括紅新、德行以及很多幫派勢力,在趕公司化集團化這個時髦時,忘記了自己的本質,畫虎不成反類犬,搞得不倫不類。
幫派背景的集團公司,其董事會的成分相當複雜,多為桀驁不馴、打殺多年的混混,老大在世尚能震服,一旦老大出事,隻怕任何章程、規則在他們眼中還不如一張廢紙,絕不會比拳頭、砍刀、獵槍更管用。
為此,吳迪決定紅陽集團雖表麵集團化公司化,內部仍以舊的幫派規矩管理,畢竟這套規矩相傳數千年,已被無數前輩驗證,直到如今仍被歐美、東南亞、港台的幫派組織使用。
那麼吳迪便相當於幫主,毛小米自然是副幫主,而陳博文便相當於“白紙扇”軍師了。
他們之下的董事會成員雖同為董事,卻被分為了三個層次,第一層次內部被稱為行事董事,他們有衛四、趙武、楊勇,豆子因護衛得力,也進入了這一層次;第二層次為作事董事,光頭、馬林、趙敏,以及在曆次爭鬥中立了功的曲立言、刮刀、淘子等,共八位兄弟進入了這一層次;其餘的人均為第三層次,被稱為辦事董事,包括吳迪衛隊的三位組長和陳博文的四個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