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祛風除濕,舒筋活血。適用於筋骨酸痛,四肢麻木,風濕性關節炎等。
【服法】日服2次,每次10~15克。忌多服,孕婦和高血壓患者忌服。
蘄蛇藥酒
【配方】蘄蛇(去頭)120克,防風30克,當歸60克,紅花90克,羌活60克,秦艽60克,香加皮60克,蔗糖1000克,白酒10千克。
【製法】先將蘄蛇粉碎成粗末,餘6味共粉碎,與蘄蛇粉混勻,用白酒作溶劑,浸漬48小時後以每分鍾1~3克的速度緩緩滲漉,收集漉液加入蔗糖,攪拌溶解後濾過,製成10千克,即成。
【功效】活血通絡,祛風除濕。適用於關節疼痛,四肢麻木等。
【服法】日服2次,每次15~30克。
櫻桃酒
【配方】鮮櫻桃500克,白酒1000克。
【製法】將鮮櫻桃洗淨,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0天即成。
【功效】益脾養胃,去風濕。適用於肢體癱瘓、風濕性關節疼痛、凍瘡等。
【服法】日服2次,每次30~50克。
飛龍掌血酒
【配方】飛龍掌血30克,薜荔30克,雞血藤30克,菝葜30克,威靈仙15克,白酒500克。
【製法】以上前5味洗淨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0天後去渣,即成。
【功效】祛風除濕,消腫解毒。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等。
【服法】日服2~3次,每次15克。
菊根雕元酒
【配方】甘菊花18克,枸杞子18克,巴戟天18克,肉蓯蓉18克,白酒600克。
【製法】以上前4味共搗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後去渣,即成。
【功效】調元氣,明耳目。適用於下元虛冷,筋骨酸痛等。
【服法】空腹溫服,日服2次,每次10克。
萬年春酒
【配方】紅參20克,枸杞子30克,地楓皮15克,玉竹100克,鎖陽20克,川牛膝15克,淫羊藿20克,丹參20克,紅花40克,狗脊(製)20克,白術(麩炒)20克,蔗糖2.4千克,52度白酒16千克。
【製法】以上前11味酌予碎斷,混勻,加入52度白酒4.8千克,浸泡1天後循環提取4天,濾過,濾渣壓榨,榨出液濾過,合並。取蔗糖和水1.2千克,加熱溶解,濾過,將糖液和白酒11.2千克加入上述提取液中,混勻,冷藏12小時,濾過,即成。
【功效】補氣健脾,益精滋腎,祛風活血,強壯筋骨。適用於氣虛脾弱,腰膝酸軟,風濕性關節痛。
【服法】口服,每次25~50克,或隨量服用。
三蛇藥酒
【配方】烏梢蛇(鮮,去頭、內髒及皮)100克,銀環蛇(鮮,去頭、內髒及皮)50克,眼鏡蛇(鮮,去頭、內髒及皮)50克,大血藤7克,杜仲10克,山木通5克,製草烏5克,威靈仙20克,製川烏5克,南沙參10克,陳皮5克,尋骨風10克,獨活10克,川木香5克,牛膝5克,香陳皮10克,當歸10克,石南藤10克,黃精(製)20克,南蛇藤20克,烏藥5克,石菖蒲10克,白芷10克,伸筋草15克,川芎5克,桑寄生5克,桂枝10克,鎖陽15克,甘草8克,紅棗20克,蔗糖350克,蜂蜜350克,紅糖200克,白酒5千克。
【製法】以上前3味置容器中,加入白酒1千克,密封,浸泡6個月以上,每月攪拌1次,其餘大血藤等27味碎斷,加入白酒1千克,密封,浸泡30天以上,上述兩浸液分別濾過,合並濾液,另取蔗糖、蜂密和紅糖製成糖漿,待溫,加入濾液中,攪勻,靜置,濾過,再加入白酒製成約5千克即成。
【功效】用於祛風寒濕痹,手足麻木,筋骨疼痛,腰膝無力等。
【服法】睡前口服,日服1次,每次25~100克。孕婦忌服。
丹參石斛酒
【配方】丹參30克,石斛60克,川芎30克,杜仲30克,白茯苓30克,防風30克,白術30克,黨參30克,桂心30克,五味子30克,陳皮30克,黃芪30克,幹薑45克,炙甘草15克,山藥30克,牛膝45克,當歸30克,白酒2千克。
【製法】以上前17味共為粗末,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後去渣,即成。
【功效】補虛祛邪,活血止痛。適用於腳氣痹弱,筋骨疼痛等。
【服法】飯前溫服,日服2次,每次20克。
絨背薊酒
【配方】絨背薊20克,白酒500克。
【製法】將絨背薊洗淨切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後去渣,即成。
【功效】祛風除濕,止痛。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火,四肢麻木等。
【服法】日服3次,每次10克。
防風茜草酒
【配方】防風25克,茜草25克,蒼術25克,老鸛草25克,白酒1000克。
【製法】以上前4味洗淨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後去渣,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