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外用擦療(2 / 3)

痛的毛蟲皮炎者外塗。

【配方】公丁香30克,薄荷腦5克,95%酒精750毫升。

【製法】將公丁香研碎,加入酒精浸泡3日,時常攪動,

使藥汁浸出為宜。再用紗布過濾去渣,加入薄荷腦,裝瓶密

封備用。

【用法】用橡皮膠布粘去患處刺入皮膚的毒毛,然後塗

搽藥液即可,每日2~3次。

【功效】清熱解毒。

9.手足癬和甲癬

診斷要點

(1)手足癬:開始皮疹為單側分布,以後發展為雙側,病

程慢性,常反複發作,自覺瘙癢。分為水皰型、糜爛型、鱗片

角化型三種。

(2)甲癬:初在甲板發生灰白色斑點,以後逐漸增厚、變

形、變脆,失卻光澤,有時中間“蛀空”使甲板與甲床分離,病

程慢性。

藥酒療法

羊蹄根酊

【適用】本酊適於症見紅斑、境界清楚、表麵脫屑、手足

皮膚粗糙、指甲灰黃、增厚的手癬、足癬、甲癬、體癬者外

塗。

【配方】羊蹄根300克,75%酒精600毫升。

【製法】將羊蹄根洗淨,晾幹,研碎成末,置於酒精內,浸

泡7日,過濾去渣備用。

【用法】用脫脂棉棒蘸藥水塗患處,每日1~2次。

10.皮膚瘙癢症

診斷要點

(1)自覺瘙癢,皮膚無明顯原發損害。

(2)常繼發有抓痕及血痂等,長時間可發現色素沉著或

苔蘚樣變,濕疹樣變和繼發感染。

藥酒療法

苦參酊

【適用】本酊適用於症屬風熱、症見皮膚紅斑、丘疹、抓

痕、血痂、幹燥脫屑、瘙癢明顯的皮膚瘙癢、單純糠疹、玫瑰

糖疹、脂溢性皮炎等者外塗。

【配方】苦參300克,百部90克,野菊花90克,鳳眼草

90克,樟腦125克,75%酒精3000毫升。

【製法】將苦參、百部、野菊花、鳳眼草四藥洗淨切碎,裝

入大口瓶內,倒入酒精,加蓋浸泡10日去渣,然後再放入樟

腦,溶化後即成。

【用法】用毛刷蘸藥外塗患處,每日2~3次。

【功效】清熱解毒,殺蟲止癢。

11.脂溢性皮炎

診斷要點

(1)有皮疹損害和瘙癢感。

(2)頭皮發生幹燥性呈糖秕狀白屑脫落,易脫易生。也

可為油脂狀淡黃色鱗屑,粘在發間或頭麵、耳項。伴有丘疹,

搔之有血漬和滋水。

藥酒療法

白屑風酊

【適用】本酊適於症屬濕熱蘊結、症見頭麵彌溫性紅斑、

間有小丘疹、小片糜爛滲出、瘙癢、或兼稀疏脫發的脂溢性

皮炎者外塗。

【配方】蛇床子40克,苦參片40克,土槿皮20克,薄荷

腦10克,75%酒精1000毫升。

【製法】將上藥共研細末,用酒精80毫升,先將藥粉滲

透,放置6小時,然後再加入酒精920毫升,浸泡7日,即

成。

【用法】蘸藥搽患處,每日2~5次。

【功效】清熱燥濕,祛風止癢。

12.痤瘡

診斷要點

(1)好發於青春期男女的顏麵、上胸和肩背等皮脂發達

部位。

(2)與毛孔一致的小丘疹或黑頭丘疹,有時頂部發生小

膿瘡,有的可能成脂瘤或癤腫。

藥酒療法

重樓酊

【適用】本酊適於症見麵部或胸背起毛囊性紅丘疹、或

有膿皰、觸之疼痛的尋常痤瘡者擦塗。

【配方】重樓100克,白酒500克。

【製法】將重樓洗淨,搗碎,放入白酒中浸泡15日後即

成。

【用法】用棉簽蘸藥外塗患處,每日3~5次。

【功效】清熱解毒,清腫止痛。

13.蕁麻疹

診斷要點

(1)損害為風團,鮮藥色或瓷白色,突然發生,數小時後

消退,不留痕跡,反複成批發生。

(2)可有惡心、嘔吐、腹瀉和腹痛,還可出現胸悶、氣急、

呼吸困難等。

藥酒療法

浮萍酊

【適用】本酊適於症屬風熱、症見皮膚起風團、色紅而

癢、時起時消的蕁麻疹者塗搽。

【配方】鮮浮萍60克,白酒250毫升。

【製法】將鮮浮萍洗淨,搗爛,放入白酒中浸泡5日後去渣即成。

【用法】每日4~5次,塗搽患處。

【功效】祛風止癢,清熱解毒。

14.熱癤

診斷要點

(1)好發於麵、頸部及臀部。

(2)初起為一紅色高起的毛囊性丘疹,逐漸增大、變硬,

周圍浸潤明顯。

(3)局部觸之堅硬,很快頂部化膿,形成膿栓。

(4)膿栓脫出,膿液排出,結痂而愈。

藥酒療法

大黃冰片酊

【適用】本酊適於熱癤、痱子、症屬熱毒蘊結者外搽。

【配方】生大黃30克,冰片30克,黃芩10克,黃連9

克,75%酒精500毫升。

【製法】將大黃、黃芩、黃連用清水洗淨切碎,放入酒精

中浸泡10日後,去渣即成。

【用法】用藥外搽患處,每日1~2次。

【功效】清涼解毒。

15.痱子

診斷要點

(1)常見於夏秋炎熱季節,好發於頭麵、頸項、胸、背、腋

下、肘窩、腹股溝等處。

(2)初起皮膚發紅,漸即出現針頭大小丘疹,排列密集

而不融合,輕度瘙癢,灼熱刺痛。

藥酒療法

二黃酊

【適用】本酊適於症見粟疹密布皮膚、遇熱則甚、癢劇難

忍的痱子患者塗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