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木耳50克、桃仁15克、蜂蜜50毫升、酒50毫升,先將木耳用開水泡展,洗去塵土,然後與桃仁共搗爛,加蜂蜜、酒放碗內蒸熟吃。用於風濕四肢麻木。
(3)雞蛋殼120克炒微黃,研細末,每次服6克,黃酒衝服。用於肢體麻木、疼痛
(4)幹地黃60克,洗淨,泡入500毫升白酒內封固,浸7天以上即可飲用。每次飲1小盅,於晚臨睡前飲最佳。用於陰血不足、筋脈失養而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
(5)天門冬60克洗淨,裝入紗布袋內紮緊口,放入白酒500毫升罐中,蓋好蓋,浸30天即成。每天1次,飲20~30毫升。用於肢體麻木、疼痛。
(6)天麻30克、白酒500毫升,泡7天後服,每次10~20毫升,每日2~3次。用於風濕痹痛、肢體麻木。
(7)仙靈脾60克,裝入布袋中,浸入500毫升的酒內封固,3天後即可飲用,每晚臨睡前飲1小盅。用於肢體麻木。
(8)透骨草30克、蒼耳子15克、陳艾18克,加水適量熬成湯劑,再倒入盆中加酒調勻,趁熱先熏後洗患處,每日2~3次,連續熏洗5~7日為1個療程。用於肢體麻木。
41.腮腺炎
(1)老絲瓜1條切碎,入鍋內炒至微黃,研為細末,用黃酒送服,每日3次,每次9克,連服3日。
(2)花椒50粒、側柏葉15克搗碎,加白酒500毫升密封於瓶中,浸15天後即可。在呼吸道傳染病流行的季節,每日早晨空腹溫飲5~10毫升。
(3)青黛9克,調雞蛋清,燒酒衝服。
(4)白芥子150克,裝入紗布袋中,加白酒250毫升在砂鍋中煮沸後即可。用煮熟的白芥子包,熱熨患部及項頸周圍,冷時再熱,每日2~4次;內服酒液每次5毫升,每日2~3次。
注:本方外敷有發疹作用,皮膚過敏者忌外用。
(5)山豆根15克洗淨,搗爛,入水、酒各半燉取濃汁,外敷於患處,每日換藥2~3次,連續敷數日,以愈為度。
42.痢疾
(1)龜蛋,煮熟衝酒服。
(2)桃樹葉15克、雞蛋1隻,用白酒煮(酒量以淹沒雞蛋為度),煮至酒幹即成。每日3次,每次1隻,去蛋殼空腹食。
(3)鱔魚去腸切碎,瓦上焙幹研末,每日熱黃酒加紅糖調服9克。
(4)活鯽魚去腸雜切段,放瓦上焙炭研末,拌紅糖,每服9克,熱陳酒送下。用於久痢、休息痢。
(5)楊梅浸燒酒(酒越陳越好),每日食1~2枚,每日2次。
(6)韭菜連根搗汁1杯,加黃酒半杯同飲,每日服2次。用於下痢鮮血者。
(7)山楂60克,文火炒至略焦時,離火加白酒30毫升攪拌,再置火炒至酒幹,加水200毫升,煎15分鍾,去渣,加入紅糖煎沸,趁溫服下,每日1劑,1次服完。
(8)玫瑰花去蒂,焙幹研細末,黃酒送服,每日2~3次,每服2克。用於赤白痢疾。
(9)黃瓜入酒浸21天後,切成每段3厘米,用紅白糖為引。若白痢用紅糖9克,紅痢用白糖9克,如紅白交雜各用紅白糖4.5克。用於赤白痢疾。
(10)臘豬骨燒存性研末,溫酒調服9克。用於赤白痢疾。
(11)人參20克、製附子20克、大黃50克、幹薑30克、甘草20克,共研為粗麵,裝入布袋內,置瓶中,用黃酒1000毫升浸泡,密封瓶口埋在一尺以下潮濕地中(男用埋64天,女用埋49天)後即可飲用。每日1~2次,每次5~20毫升,連服3~7日或長年服用,伴餐飲下。用於久下寒痢。
43.瘧疾
(1)蜂蜜30克,置於杯中,滴入白酒3滴,開水衝服,在瘧疾發作前1小時服。
(2)新鮮雞蛋1隻、白酒20毫升,取雞蛋清和入酒內,調勻1次頓服。每周1次連服2~3次。用於預防瘧疾,若做治療,劑量則加倍,發作前1~2小時服。
(3)白胡椒20粒打爛,燉熱後衝米酒60毫升飲。用於寒多熱少之瘧疾。
(4)獨頭蒜7隻、米酒適量,將蒜搗爛,用熱酒衝服。每天2次,連服數天。
(5)蕹菜根(空心菜、竹葉菜)200克,水煎後衝適量白酒,在瘧疾未發作前半小時服下,每天1劑,連服3~4天。
(6)烏賊骨粉3克,調白酒或黃酒10毫升,1次服完。
(7)鮮青蒿1000克洗淨,搗汁(或以200克煎湯去渣),再將藥汁與糯米500克同煮,做成糯米幹飯,待冷,加酒曲適量,拌勻,發酵成為酒釀,每日隨量佐餐飲用。
(8)龜板燒存性研末,每服3克,用酒5~10毫升送服。用於久瘧不止。
(9)番椒葉加水酒各半,浸2小時取出曬幹,研末,裝瓶,用時以溫酒調勻,敷臍部(神闕穴)及寸口脈上(男左女右)。一般1小時見效。
(10)常山、草果、丁香各少許,用上乘好酒半茶杯,煎數沸熏鼻孔。
44.甲狀腺腫大
(1)黃藥子60克、浸白酒500毫升,5天後去渣飲酒,每日2次,每次1~2盅。
(2)紫菜90克、黃藥子60克、高梁酒500毫升,浸10天,每日2次,每日飲酒15毫升。
(3)海藻和海帶各500克,洗淨烘幹,共研為細末,每次服10克,每日1次,用酒送服。
(4)浙貝、海藻和牡蠣各120克,共研細粉,白酒衝服,每日2次,每次9克,連服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