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鴉片戰爭中清軍的荒唐戰術(1 / 2)

史海搜奇

作者:劉振修

這是本期刊物又一篇關於“荒唐”的文章。時代不同,荒唐同理。荒唐根源不除,荒唐難免再來。

170年前的一場鴉片戰爭,使晚清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堂堂“天朝大國”竟敗於西歐一“蕞爾島夷”,不免令人沮喪。但冷靜下來,反思這場戰爭失敗的原因,除卻封建專製製度的腐朽、武器裝備的落後外,單是戰爭中清軍統帥愚昧荒唐的製夷之術,足以使人恍然醒悟。

馬桶戰術

1841年1月,鴉片戰爭已進行了半年多,雖清朝做了很大讓步,把戰爭“禍首”林則徐也已經懲辦。但英國人似乎仍不識抬舉,竟攻占大角、沙角炮台,再次向天朝上國叫板。道光帝大為光火,1月27日任命皇侄、禦前大臣奕山為靖逆將軍,調集江南幾省17000精兵到廣州“靖逆”。奕山身為親貴,自幼居住京師,依照大清國律家法,無事不得外出。道光擔心侄子不諳軍事,派湖南提督楊芳作參讚大臣協助。在花錢上十分節儉,幾乎到吝嗇地步的道光還派了戶部尚書隆文為奕山主管錢袋子,自由調撥軍需軍費。

奕山、楊芳等人於3月5日到達廣州城。當時,廣州城裏人心惶惶,楊芳為了穩定人心,倉促組織了一場充滿迷信色彩的“馬桶戰”。說起楊芳,可是嘉道年間的一位名將,在鎮壓白蓮教起義中,屢立戰功,從把總一直升到提督,成為省一級高級將領。他認為英艦能夠在風浪洶湧的海上用大炮命中目標,“必有邪教善術者伏其內”。而破英人必先破其善邪術者,而破妖魔邪術之法,一曰“陰門陣”,此策極有效驗,然操作甚難,且甚不雅。二曰“狗血噴頭”,此策亦有效,但廣州家狗不多,一犬之血極有限,急切間難以籌集大量狗血。三曰“汙穢撲麵”,也可使敵邪術失效。屎尿自然極易收集,此計大妙。楊芳傳令保甲“遍收所近婦女溺器為壓勝具,載以木筏出禦烏桶,由一副將領之,自部卒隔岸設伏,約聞己炮響,即舉筏齊列水麵,溺器口向賊來路,而後抄出筏首夾攻之”。是日,珠江江麵,上千筏子順水而下,兩岸殺聲震天。英軍發炮轟擊阻截,場麵可想而知。這一場以迷信對科技的鬧劇,最終以失敗告終。當時有人諷刺楊芳的馬桶戰術:“楊枝無力愛南風,參讚如何用此功,糞桶尚言施妙計,穢聲傳遍粵城中。”

“火攻”戰術與“特種部隊”

馬桶戰不行,奕山、楊芳們經研究又生一計,學三國時代諸葛亮、周瑜赤壁火攻之戰術。滿洲將領都把《三國演義》當兵法教本,老祖宗皇太極不就是用“蔣幹盜書”之計賺殺了明朝大將袁崇煥嗎?麵對珠江想起赤壁也很自然,來一次“火燒珠江”定能克敵。與上次不同的是,浸過油的稻草及硝石硫磺之類代替了馬桶。雖然現實些了,卻不能彌合冷兵器與火器之間的時代差距,英軍擊退了火筏,向長矛弓箭的清兵發動反攻,清兵又大敗而歸。

1841年9月,侵略軍打到浙江了,杭、嘉、湖地區的行政長官、道台宋國經想以奇兵製勝。宋國經對《三國演義》不太感冒,因那畢竟有小說家虛構的成分。而宋朝名將狄青的克敵之術卻是史實。他想到宋朝名將狄青在戰爭中披頭散發、頭戴銅麵具,將西夏兵殺得大敗而逃,覺得此術定可製夷。宋國經要打造一支克敵製勝的“特種部隊”。他派人向市場上購買了紙糊的麵具數百個,招募了342個鄉勇,裝扮成鬼怪,在衙門內晝夜演習。操練純熟之後,再派都司一人、千總一人率領這支“特種部隊”出戰。那天是個大白天,342個鄉勇,人人戴著假麵具,手持大刀長矛,邊跳舞,邊向前衝。其結果,當然可想而知。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