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大軍凱旋已經過了整整兩個月,北國的風雪早已將世界變得一片銀白。
封凍的洛河之畔,袁子雄正指著沿河而建的一大串新工廠對徐銳道:“大人,這便是新的產業園區。”
徐銳舉目四望,隻見洛河兩岸已經建起了十幾家生產不同工業產品的新工廠,占地近千畝之廣,和原本利用水輪機為動力的老工廠相比,規模擴大了何止數十倍。
再看身後的安歌及一眾股東和董董代表,無一不是麵色紅潤,心潮澎湃,被這茁壯成長,欣欣向蓉的產業基地所鼓舞。
見此情形,徐銳心中也生出一股欣慰和自豪。
星河集團的股權整合已經基本完成,將宏威皇帝、寶親王等一大批具有相當影響力,又可能阻礙工業發展的貴族都納入了星河集團的體係,徹底完成了資源整合。
雖說這樣一來,他個人對星河集團的控製力將不可避免地下滑,可是隻要掌握核心技術團隊,並不斷完善企業管理體係,他仍將牢牢掌控話語權。
而由這次資源整合而來的好處卻十分巨大,除了提前鏟除潛在的阻礙之外,徐銳就好像上市融資一樣,利用宏威皇帝的大旗,嚴格各家入股投資,算是狠狠收割了一波韭菜。
隻是粗略計算,這次的收入甚至比從西川搜刮來的巨額資產也絲毫不差,這還是沒有計算諸如各家新股東的商會、資源等潛在收益的情況下。
可以說,除了操作方式和叫法不同外,徐銳根本就是在這個世界搞了一次真正IPO(上市融資),算是最早的金融嚐試,同時也為工業發展掃清了大部分障礙。
不過錢來得快,燒得也快,為了盡快將新的技術成果孵化出來,星河集團不僅一口氣投資了十幾個新工廠,而且大量撥款新項目,同時上馬了三十餘個新技術研究項目。
本著預研一代,研製一代,生產一代的理念,星河集團的技術研究終於走上了快車道。
而為此付出的代價便是徐銳將幾乎所有的投資全部花光,速度快得令宏威皇帝都瞠目結舌。
可隻要看著這十幾間快要建成投產的工廠,以及百花齊放,應接不暇的新技術問世,無論是徐銳還是宏威皇帝都覺得這一切十分值得,因為那便是希望所在。
“新的產業園區還有多久能夠建成投產?”
徐銳盡量壓下澎湃的心情,沉聲問到。
袁子雄欣喜道:“快了,大部分廠房建設和設備調試都已經完成,數日之後一期工程就會全部投產,到時候新的機床、玻璃、毛紡、化工、造紙、磚瓦、水泥、印刷、車輛製造工廠就能開工生產。
半個月後二期工程也將竣工,煉鋼、煤炭、鑄造、農車等工廠也會先後投產,能夠生產的工業產品多達上百種,原有產品的產能也提高了數十倍,成本將大幅下降。
另外,熱武器軍工廠不在產業園區內,選擇在距離一號試驗基地更近,保密性更強的山中籌建,目前也接近完工。
今後甲字號軍工廠每年最多能生產手雷一萬箱,各類炮彈十萬發,各類大炮六百門,當然這些東西都是吞金巨獸,能生產多少,還要看聖上能拿出多少錢。”
聽著袁子雄如數家珍地彙報著各個項目的推進情況,在場眾人都麵露喜色,特別是新加入的股東及股東代表。
那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不久的將來,其中的一大部分就會落入自己的口袋,沒人會不欣喜若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