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詭異的朝堂(1 / 2)

放下沉浸在溫柔鄉中的嶽飛暫且不說,再說太子趙桓瞅準時機向宋徽宗進言讓嶽飛出山:“父皇,這王慶眼看著已然成事,從起兵至今已經兩年有餘,朝廷多次派兵前去圍剿均未獲成功,現在賊勢洶洶,百姓紛紛觀望,南方更有隨附著眾多,長此下去,必成大患,還請父皇,不計前嫌,召回嶽飛,統兵前往,剿殺王慶。”趙桓說完躬身行禮。現在的趙桓比之前更加的成熟穩重,顧盼之間威儀自成,王者之氣已然初成。

宋徽宗看著自己的這個兒子,心中大慰,他不是一個好皇帝,這一點他很有自知之明,而且當皇帝也不是他的初衷,他想過的是那種無憂無慮,恣意妄為的王爺生活,可是現在他當上了皇上,當王爺時可以沉浸其中的樂趣,現在卻成了阻礙,已經好久沒有什麼上乘的畫作做出來了。這是宋徽宗這段時間長長念叨的一件事。

自己不是一個好皇帝,不見得就不希望自己的兒子也是如此,看著自己的兩個兒子,一個比一個優秀,他的心裏也是老懷甚慰。

尤其是自己這個大兒子趙桓,交給他的幾件事都能夠處理的很好,而且禮賢下士、進退知距,讓自己很滿意。

“桓兒,朕知道,你跟嶽飛一直以來十分的交好,說說,這些年他過的怎麼樣,有沒有虧待我的奴兒。”宋徽宗十分和藹的說。

趙桓聽這口氣知道事情有門,當下恭敬的說:“兒臣替嶽飛叩謝聖上垂詢,據兒臣所知,嶽飛現在在大名府居住,和奴兒等人琴瑟合璧,生活十分美好,而且聽說嶽飛位卑未敢忘國憂,跟奴兒等夫人,一起在山莊之外建了個臨時地點,安置災民,並想方設法將災民分散至青州等地,緩解了大名府一帶的災情,也算是為國出力,但是兒臣認為,嶽飛有大才,長此埋沒民間不免有些可惜。”

宋徽宗點了點頭:“嶽飛這孩子確實不錯,其實說起來,倒也配得上奴兒,隻是他早已有了正妻,朕的奴兒跟了他委屈了。”

“父皇,前段時間奴兒來信還說不讓父皇掛懷,她跟嶽飛相處的很好,和嶽飛的幾個夫人也能和諧相處,讓我待父皇問起時告您一聲。”趙桓有些傷感的說。

“這孩子,都這個時候了,還要待我問起時才讓你說,這麼長時間了,難道還在生朕的氣嗎。”宋徽宗也有些落寞的說。

“父皇萬不可如此想,我想奴兒是擔心您想起了她會生氣,擔心您氣壞了身子,所以才不讓我告訴您的。”趙桓趕忙解釋道。

“不用你說,朕也知道,奴兒最是孝順,怎麼可能會怪罪父皇呢?唉,說起來,也已經四五年沒有見她了,不知道現在變成什麼樣了。”宋徽宗有些感慨的說。

“父皇,不如將奴兒召回來?不瞞父皇兒臣也有些想她了。”趙桓趁機進言道。

“是啊,有些想她了,嗬嗬。”宋徽宗打了個哈哈,沒有正麵回應。

趙桓有些失望的退下了。

第二日兵部尚書蔡攸啟奏,遼宋戰爭吃緊,兵馬已經全部上了前線,除卻僅有的十萬駐守京師的人馬,竟已無兵可派追剿王慶叛軍。

“蔡尚書,我大宋總有一百五十萬兵馬,前線隻是五十萬人馬,刨除京師的十萬兵馬,怎會無兵可用?”李若虛出聲質問道。

現在的李若虛雖然官職不大,但也已經步入朝堂,有了發言的權利。

蔡攸冷冷的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顯然,對於一個小小的太子侍讀,他沒有必要有問必答。

宋徽宗見場麵有些尷尬,看了眼如同老僧入定一般的蔡京一眼,已經老眼昏花的蔡京居然一下子,有了精神,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哭訴道:“聖上,老臣教子無方,還請聖上責罰。”說完看了蔡攸一眼:“孽子,還不跪下。”蔡攸這才意識到一些東西,馬上趴在地上不敢起來。

宋徽宗有些疲憊的擺了擺手:“說說吧,朕的一百五十萬大軍,怎麼就沒有了呢?”

蔡攸沒有說話,而是看了自己的父親一眼,見蔡京衝自己隱秘的一笑,點了點頭,當下恭敬的道:“啟稟聖上,聖上登基之時有一百五十萬大軍不假,可是,我大宋與遼夏戰爭不斷,近年更是長驅直入,直搗遼國腹地,這兵士死傷自是慘重,而且近年晁蓋、田虎、王慶等叛賊不斷,朝廷的兵馬就一直沒有停歇過,大軍死傷慘重,特別是王慶這個叛逆,先後已經敗了我軍五路兵馬,前前後後死傷了就不下三十萬,童太師的兵馬也是如此,初入遼國時帶的是三十萬大軍,後來又先後補充了二十萬,但是還是不容樂觀,之後又讓劉將軍帶領二十萬大軍前去支援,可是前段時間來消息說,現在也已經不到四十萬了,聖上,小臣為了這幾路兵馬已經操碎了心,兵部已經在馬不停蹄的招兵買馬了,可是,聖上,這沒有銀子,小臣就是有天大的能耐也招不到人啊。”說著這家夥竟是摸起了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