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de,褪色。開始的緩慢節奏,仿佛一個人在思考,第一段高潮,兩人一開始的激情,一路走來,坎坷,甜蜜,曆曆在目。高潮結束,感情趨於平淡之後,並沒有繼續發酵,而是開始褪色,變得淡了,主人公搖搖頭,既然如此,不如放手吧,第二段高潮,心中撕裂,哽咽……掙紮後,拿起手機,撥出了那個號碼。”
“美到窒息的彈電。”
“如果天空總是黑暗,那就摸黑生存;如果發出聲音是危險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覺無力發光,那就蜷縮於牆角。但不要習慣了黑暗就為黑暗辯護;不要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諷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熱情的人們。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不可扭曲如彈蟲。”
無論是《fade》這首歌曲在音樂軟件的評論區還是李霞宣傳《fade》的微博的評論區裏,關於這首電音的好評都是如潮。
方洛這個名字。
在李霞的推波助瀾下,正式進入了電音界人們的眼中。
而在《fade》火熱的同時,一個網友將一段視頻上傳到網上。
那天他恰好在lose demon酒吧,也恰好的將方洛打碟的視頻給拍下,這個視頻一經發布,頓時就是火熱的不得了。
因為人們發現,這個視頻裏的現場版的氣氛要比單純的聽歌來說更嗨的多。
並且,此時這個視頻被人重新說了起來。
“還記得前一段時間那首《fade》嗎?”
“哦,這首電音啊,現在還在我的手機裏頭存著了。太好聽了,都刷新了我對電音的認知了。”
“你們沒覺得有什麼不對勁嗎?”
“什麼不對勁?”
“就是《fade》的作者也叫做方洛啊,而且你看了那個李霞點過讚的《fade》的打碟視頻嗎,雖然燈光有些黑暗,但是看輪廓的話,是不是發現和我們現在議論著的這個方洛很像?”
“臥槽,這也太像了吧。”
“估計是一個人啊。”
“天啊,這個方洛又能打,又能唱歌,而且還會打碟製作電音。這,這也太神奇了吧。”
“方洛的微博是多少?我可要關注關注,近距離的膜拜一番。”
“樓上你新來的吧,這個叫方洛的微博可沒被爆出來,至今都是個謎團了。”
“什麼?”
網絡上的網民了隨著這一而再再而三的以方洛為主角的視頻上傳到網絡上的時候,徹底的都是不淡定了起來。
畢竟前兩個視頻隻是方洛在唱歌。
後麵的一個視頻方洛居然直接打碟了,同台的還是華夏前五十大dj李霞。
最後一個視頻三拳兩腳教訓小混混。
這變化也太大了,似乎方洛無所不能一般。
“兄弟們,是時候齊心協力,通緝一波方洛了!”一位網名號召道。
“對,威脅方洛,讓方洛開微博。”
“通緝方洛,我一定要近距離的膜拜膜拜這尊大神。”
別人口裏的通緝可能都是貶義詞,可此時通緝方洛裏的“通緝”二字可是褒義詞。
畢竟在網民們的心中,方洛實在是太神奇太無所不能的。
這樣的一個男人肯定要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