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韓詩卉,韓詩卉(1 / 2)

“學姐,你好,我是滕比大學的學生水野俊太。剛才聽了你所演講的詩歌之美,隻覺得自己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動……這華夏文化,當真是源遠流長,唐詩宋詞,無論是世界的任何一角落都受著一定的影響。”

方洛在方苗苗的指引下入座。

孫寒凝因為是海都大學的教師的原因本來要坐在前排的,可因為方洛的原因,她靜坐在方洛的身旁。

剛聽了這舞台上海都大學學子的演講,方洛覺得內心有些震動。

此時就是看到一位自報家門的島國學子站出來發問,他的眉頭稍稍的一皺,總覺得有些不對勁。

“但我有一事不太明白,就是華夏人有著如此多年的文化曆史,曾經出現過那麼多的傑出先賢,可為什麼到現在,卻有著這樣一句奇怪的話語出現了呢?”

“什麼話?”舞台上的學子保持著笑容回複道。

雖說華夏和島國目前關係友好,但曾經發生在二國之間的事情可是不會被遺忘的。並且兩國看似有好,實際上火花摩擦不斷,人民也在不斷的比較。

比商業,比生產,比科技,比文化,比學生……

海都大學演講的學子內心清楚,這位名叫水野俊太的島國騰比大學的大學生有些來者不善。

是來挑事的。

“就是所謂的華夏唐朝文化在東洋,明朝文化在南韓,民國文化在華夏寶島。”水野俊太講話的時候稍稍的扶了扶自己的眼睛,保持著微笑說道:“這些話語是我在華夏的網絡上聽到的,可為什麼這樣的說話會流傳下來呢?難道是說,華夏人自己都不願意傳承自己祖先留下來的優質文化嗎?”

華夏人多繁雜,並且在信息爆炸的年代什麼樣的人都有,因此民間之中也是流傳出了一種奇特的說法。

就是這學習唐朝文化可以去島國,學習宋朝文化可以去棒子國,想學習民國文化可以去寶島……

而這句話更深刻的意思指的是,唐朝的文化精髓被島國給繼承了,宋朝文化的精髓被棒子國給繼承了,而民國的文化精髓則是被寶島給繼承了。

似乎華夏人民什麼都沒繼承一般。

可華夏人民在這段時間內又繼承了什麼了?

華夏倡導對於外來文化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甚至這樣的一個方針都被寫在中學生所需要學習的政治書上。

可有一些國人對於華夏國際的文化傳承根本將這條方針給遺忘,甚至還反其道而性質,全盤肯定外來文化甚至還取其糟粕棄其精華。

也正是華夏的國民之中有著這一小部分人群的忘本,導致一些外國人士借題發揮。

海都大學為了應對島國騰比大學的視察和交流使出了真本事,騰比大學派來的人也是一樣。

畢竟大學之爭。

從一部分上來看可以體現出兩國之間高等教育的差別。

水野俊太是島國騰比大學的知名學子,對於華夏國內的這種說法十分的注重。此時當著眾人的麵對著舞台上的演講者提出了這個問題,有著針鋒相對的韻味。

你說詩歌優美名人眾多華夏文化源遠流長,可在這樣的國度之內為什麼會流傳出這樣的一句話語來了?

你們華夏國內部的文化精髓卻要跑到其他的國家才能夠領略體會,這不是一種莫大的諷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