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製力視頻網站自製力量大起底(1 / 2)

自製力視頻網站自製力量大起底

特別策劃

作者:唐瀟霖

2014年,可謂網絡視頻自製的“井噴”之年。網絡自製內容不再是“低品質”“粗製濫造”的代名詞,大製作、大導演、大明星在網絡自製中屢現蹤跡。同時,一些自製內容開始形成獨有的IP(版權)品牌,不是依靠明星托戲,而是以戲托明星。

電視台正以更加開放的心態麵對視頻企業,盡管強勢電視台更加珍視版權羽翼、注重獨播,但行業整體對二者關係的判斷和角色定位基本厘清,明確了借力融合的“交往”方式。優秀的視頻內容產品呈現出反向輸出電視台的苗頭,視頻網站積極拓展獲取版權收益的另一種可能。

行業融合還發生在視頻網站與專業製作機構之間。有鑒於雙方對內容/渠道的需求,華策影視、新麗傳媒、海潤傳媒等傳統影視製作公司,開始更多地擁抱新媒體,加入到與優酷土豆、愛奇藝、騰訊視頻等網絡視頻企業的合作當中。

這一年,“一劇兩星”新政發布、部分美劇遭遇下架、電視媒體回收版權、版權價格居高不下等因素,不斷刺激著視頻網站加快自製內容的腳步。藝恩谘詢研究統計,2014年網絡自製劇將突破50部,達到1200集的體量,自製節目亦將突破100檔大關。

優酷土豆首席內容官朱向陽感慨,“做視頻自製是出於企業本能!因為花高價買的電視劇,隻能同步電視台的播出時間,沒有任何排播權,進度全部由電視台掌控。所有因素都不可控,從財務角度考慮,這是任何正常經營的公司都無法忍受的。”

樂視網總製片人郝舫也表達了類似看法,“這不是想不想做的問題,而是市場擺在那裏,誰跟不上潮流就會‘壯烈’的問題。自製劇的投入成本低、收益好,內容更貼近自己的用戶群。最重要的是,自製劇可以從立項初期開始參與,在早期就向廣告客戶推薦,延長了產品的生命周期。”

自製內容因成本可控、收益可觀,可以按需定製、自主播出,投入產出比優勢明顯而受到視頻網站青睞。

但其更深層次的優勢還在於事關行業長遠布局。樂視網後台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收看網絡自製劇的用戶,移動終端占比達到60%-70%;而看采購的電視劇、電影等長視頻的用戶,移動端與PC端的比例在1:1。

“得自製者得移動端,得移動端者得天下”,這已是毋庸置疑的大勢所趨。

在急劇變化的行業大背景下,各大視頻網站也在積極探索自製內容的商業模式,例如商品銷售、品牌定製、衍生品等,花樣層出不窮。這些商業模式又為視頻網站內容自製反哺了更多資金和內容,助力自製內容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