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總量翻番 平均單片欠佳
電影
作者:趙佳佳
2014年國慶檔,電影市場再度迎來火爆。國慶期間,《綜藝》通過觀影測評係統在新媒體平台上發起了線上國慶檔電影市場調研。結果顯示:有近60%的調查對象計劃在國慶期間觀看電影,超過出遊與休閑購物的比例。可見今年國慶的“出遊潮”並未對影市造成太大影響。最終根據市場統計,國慶7天長假全國累計票房約10.8億元,較去年同期的6.2億元大幅增加了70%。
今年國慶期間上映新片涵蓋了多種類型,相比去年,市場上的一個新特點是:多達7部動畫電影擁擠在國慶檔。
一直以來,動畫電影大多集中在寒暑假及六·一檔期上映,但隨著電影市場不斷擴容,動畫電影產量顯著增加。據統計,2013全年共上映國產動畫電影26部,而今年截至10月7日,進入院線上映的國產動畫已達28部。除了傳統的寒假和暑期,假期時間較長的國慶檔也被眾多動畫片方看作上佳選擇。
最初瞄準國慶檔期的動畫電影是優揚傳媒與騰訊合作的《洛克王國》,該片於2011年國慶期間首戰告捷,在當時國產動畫尚且整體式微的形勢下,共斬獲票房3300多萬元。2012年國慶檔上映的動畫電影引進片《薩米大冒險》,檔期內票房約2400萬元。去年國慶《極速蝸牛》《81號農場之保衛麥咭》及《藍精靈2》三部影片共進賬約6700餘萬元。
今年國慶檔上映的7部動畫片,檔期內總票房約1.4億元,較去年激增104%,甚至超過了電影市場的整體增幅。《綜藝》國慶檔觀眾調研顯示,35%的觀眾在國慶期間考慮選擇“觀看動畫電影”,說明動畫電影在該檔期確有不小潛力。
但同時不可否認的是,7部影片單片平均票房不足2000萬元,特別是被業內寄予厚望的《麥兜我和媽媽》《魁拔Ⅲ戰神崛起》市場表現遠未達到預期,後者片方還宣布暫停後續電影計劃,這也使國慶檔動畫電影整體籠罩了一層陰雲。
整體票房激增,單片表現遜色,顯然與動畫電影在國慶檔的“紮堆”有直接關係。雖然國內動畫從業者一再強調要打破低幼魔咒,但實際上這種局麵在短期內很難改觀。當前國產動畫的主要觀眾依然集中在低齡兒童。觀眾人群有限,影片數量眾多,必然造成單片票房分流。加之今年國慶檔其他影片也過於強勢,尤其是7天鯨吞票房6.22億元的《心花路放》,其票房占到了今年國慶總體票房的近六成之多。其餘10多部影片分攤剩餘空間,市場的擁擠和競爭的激烈可想而知,國產動畫電影的票房自然不會有太大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