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子夜也知道那些下人的顧慮,你別說是下人了,就是一個普通的人,也是不願意輕易的踏進那座孤宅的。
這些下人不願意去那間孤宅白子夜早就預料到了,同時對此也是深表理解,所以白子夜告訴他們,如果他們誰願意打掃那件孤宅,時候就可以領到一個紅包,有句老話說的好,有錢能使鬼錘磨,幾乎有很多下人願意去整理那間孤宅。
雖然這間孤宅已經被荒棄了很多年,但是被白子夜派來的那些下人還是很快的就將這間孤宅給整理了出來,這間孤宅很幹淨同時也很豪華。
或許因為被遺棄太久的緣故,這座孤宅很多的建築都有些破舊,但是陳舊的建築卻讓這間孤宅略帶一些古風的韻味,讓整個孤宅都充斥著一種很特別的感覺。
白子夜找人做了一個牌匾名字叫做樂吟閣,名字是白子夜起的,他起這個名字的用意就是希望和聶青絲在一起的時候,兩個人可以一起琴簫合奏,從而演奏出美妙的聲音。
作為一個精通琴棋書畫的人來講,最大的寂寞其實就是難以尋覓到一個難得的知己,而聶青絲對於白子夜來講就是他今生難得尋求的知己。
白子夜和聶青絲兩人平日裏基本上很少搭話,因為兩人身份的緣故,所以兩人見麵的時候,最多也就是問聲好,然後就沒有任何多餘的話語。
那天窗外陰雨連連,白府各個大小的庭院裏基本上隻有一些恍恍惚惚零少的人,來回的在被大雨侵透的青石鋪就的道路上,下雨天出了一些下人之外,白府中稍有一些身份的人都是不願意出來走動的,那些文人雅士更加覺得,下雨天在家中飲酒品詩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所以下雨天他們都願意在家飲酒品詩。
白府所處的如今這個朝代,不管是文人雅士或者還是都喜歡在雨季吟詩,吟詩講的是氣氛,因為氣氛的好壞決定著吟詩時的韻味,所以在下雨天吟詩已經成為那些文人雅士的一種風趣。
自從嫁到白府之後,聶青絲更多的時候感覺到的就是孤獨,圍在他身邊的都是一些成群的丫鬟,出了白老爺時常寵幸他之外,其他的時候聶青絲都是孤零的在她的庭院裏,或許這就是那些豪門深閨們的生活吧。
她不再為金錢而煩惱,不用再用賣藝來賺取生活所需的金錢,但是她所麵對的,卻是跟各種人拐彎抹角的明爭暗鬥和那些從未擁有過的孤獨。
聶青絲看著窗外的綿綿細雨,她的雙眼一直望著窗外,她想起了她從前在青樓賣藝的日子,那段日子雖然艱辛但是卻沒有孤獨,雖然她活在與笑聲過往的喧囂聲中,但是她卻感覺那種生活比較自在一點。
當時他決定嫁給白老爺的時候,其實並不是真心要跟白老爺的,作為一個女子來講,到最後始終還是要找一個依靠,而聶青絲隻是把白老爺當做一個依靠而已。
對於聶青絲這樣一個在青樓賣藝不賣身神的女子來講,無論什麼時候都需要找一個依靠,隻不過是早晚的問題。
在經曆過豪門深宅的生活之後,聶青絲明白無論怎樣的一種生活,都會有著一段不同尋常的過程,聶青絲隻是不輕易的長歎著。
服侍聶青絲的丫鬟一共有六個丫鬟,他們都是比聶青絲還要小上幾歲的人,他們之所以來到白府,是因為他們家裏非常的貧窮,所以他們的父母沒有辦法,就隻能把他們賣到白府,以求全家幾十口人能夠生存下去。
在曆朝曆代那些窮人們為了生計,從而把其中的一個孩子賣到有錢人的府上,從而獲得一筆不菲的錢讓全家幾十口人生存下去,這早就成為了窮生的一種生計手段。
聶青絲的這些丫鬟們,其中一個丫鬟看著聶青絲一臉歎息的樣子問道:“五夫人你怎麼了!”或許因為那個丫鬟對聶青絲的呼喊,讓聶青絲從沉浸過往的記憶中回過了神來。
聶青絲回過神之後淡淡的說道:“恩,沒事!”
“對了你們來 白府多久了,你們覺得在白府過得怎麼樣”聶青絲不知道為什麼,脫口而出的問道。
聶青絲身旁的那六個丫鬟聞言,臉上都顯得有些詫異,他們不知道五夫人為什麼會這麼問,良久這六個丫鬟都不約而同的回答了起來:“五夫人我來白府已經二年多了”
“五夫人我來白府已經三個月了”
“五夫人我來白府已經一年多了”
聶青絲聽完這些丫頭的回答反問道:“你們都是因為家裏貧窮,所以被你們的父母賣到白府的嗎?”
“恩是的!”其中一個丫鬟回答道,而其他的丫鬟並沒有多說什麼,因為那個丫鬟的回答已經代替了他們的答案,像他們這種窮苦出身的人,出了被父母賣到白府之外,就沒有別的原因而來到白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