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1章 角逐天下君始看(1 / 2)

北耀二十八年九月,北耀新君登基以來,新政推行達到頂峰。北耀各地日漸繁榮,朝廷之上,人才濟濟,普通百姓對新君更是感恩戴德,無論是昔日的太子,還是如今的新君,北燁華都獲得了臣民的認可,足見他的確實很有一番手段。

月華宮內,北燁華端坐在一張長案前,案上整齊地擺著奏折,案邊除卻筆墨紙硯外還有一盞清茶。林公公眯著常年笑眯眯的眼睛看著北燁華,北燁華停下手中的朱筆,輕聲道:“去召宣王和九王爺覲見。”

“是。”林公公連忙轉身往殿外走去。

北子語現在正在書房裏麵正身讀著曆代君王的製衡之術,劍眉微微斂起,昔日俊朗的少年,現在已然越發穩重。隱約之間還可見眉宇之間那種獨獨屬於皇家的帝皇之氣,讓人刮目相看。

“王爺,宮中來報,陛下請您去覲見。”管事來到書房,恭聲道。

北子語一聽,放下手中的竹簡,微微對管家點頭。

一輛馬車飛快從王爺向皇宮馳去,差不多同一時間,宣王也從王府趕往皇宮。

“大哥。”北子語看到另一個方向趕來的宣王,便叫道:“三哥你召你來啊。”

月華宮是新君登基後新修的宮殿,說也奇怪,新君登基後並沒有如曆代國君一樣住進明耀宮。而是住進了規模比較少,卻是雅靜的月華宮。北子語與宣王打過招呼後,看了看月華宮的樣子,便舉步踏進去。

林公公連忙走出來迎接,“老奴恭迎二位王爺,快請進。”

“有勞公公了。”北子語與北宣同時對視一眼便走了進去,兩側宮女紛紛躬身施禮站在兩側不動。

大殿十分寬敞,北燁華端坐案前,身著尋常月白色錦袍,更是顯得雅致,加上臉上常年不多變的清淺笑容,更添溫和之氣。

“臣參見陛下。”北子語與北宣同時行禮。

“大哥、九弟,”北燁華看到他們進來行禮,便從案前站起來,向殿下走去,溫聲道:“我們都是一家人,在殿內就不必多禮了。”說罷,示意兩側宮人布茶。

北燁華對他們做了一個請的姿勢,便在上首之位坐了下來。北子語和北宣分坐兩側,宮女盈盈有禮布茶而去。

三人在坐上並無多言,兩側宮人在林公公的示意之下,有序退下,殿內更是寂靜。

北子語神情微微拘謹,畢竟是他們現在是君臣,而北宣曾為太子,這些君臣之禮顯然比北子語更加遊刃有餘,臉上淡然。隻是,兩人皆是在揣測,他們的兄弟為何在這個時候召他們來,而且還是獨召。想到二王爺北寧已經被新君派去邊境與平夙將軍協力抗敵了,而他們現在依舊沒有作安排,心裏著實忐忑著。

北燁華執起玉盞,輕呷一口,緩慢放下,方抬首看向北子語和北宣,神情依舊讓人猜不出所以然。

“宣旨。”北燁華低低的嗓音響了起來,宛若天籟,可是傳到北子語與北宣耳中卻是緊張的源泉。

林公公拿著一道聖旨,來到北子語和北宣麵前,尖銳的聲音響了起來,“宣王、九王爺聽旨。”

兩個同母兄弟皆是一驚,手中的玉盞一抖,心想著這聖旨裏麵的內容是什麼。但是無論是什麼,都是他們君主的聖意,不可不聽,不可不接,兩人斂袍,雙雙來到殿中跪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縱觀天下,戰亂紛起,身為天下之雄國,北耀有責捍衛天下之清平。今朕衡量內外,決親率雄獅,一舉為天下掃除紛亂,安民心,統天下。免民無家可歸,免仁人誌士報國無門,免生靈塗炭。是以,在朕征戰在外之際,將托君江山,以安北耀之發展,成堅固後盾。即,任宣王和九王爺為監國王爺,分工協作,總管北耀國事,百官皆聽其命為命。

欽此

北耀二十八年九月

北子語和北宣低垂著的頭猛然一震,似有千萬斤之重壓在脖頸之中,稍有不慎將頭斷離身,血流盈殿。北子語嘴唇微微發白,擺在地上的手收緊,與北宣同在地上俯頭不起,可沒有說要接旨。

林公公捧著聖旨,看著底下的兩位王爺,背脊也是冒冷汗。畢竟他是從東宮開始便跟在新君身邊的,到底能猜得出新君的幾分意思才強製穩住心神。北燁華在林公公宣讀完聖旨後,執起玉盞放到薄唇旁,星目有意無意地看向殿中的兄弟,也不急著催促。

來月華宮給北燁華送藥的璿璣,從林公公宣讀聖旨之時便緩步走進內殿,緩慢放下藥碗,在軟塌上半倚靠著。這一天終是要來了,希望那個人的心能隨著他的成長而更加堅韌。

“兩位王爺該接旨了。”林公公壓低聲音提醒道。

北子語和北宣方恍然回神,“臣謝主隆恩。”兩人雙雙站起來接過聖旨。

北燁華這時才從座位上站起來,來到他們身側,三人站在一起,當真是美人悅目。

“我離開北耀後,還望大哥和九弟好好管理北耀。”北燁華笑容清淺,嘴角微微抿起,無限的優雅。

“三哥,子語想隨軍出征。”北子語捏住聖旨的手冒著冷汗,還是固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