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芝中富含多糖體、葡聚糖、三萜類、靈芝酸、有機鍺和微量元素硒,這些有效成分的作用包括:①能破壞癌細胞DNA基因,切斷腫瘤細胞分裂繁殖的惡性循環,抑製癌細胞形成、生長、轉移,從而改善各種癌症症狀,促使腫瘤縮小;②能促進骨髓細胞蛋白質核糖核酸(RNA)和脫氧核糖核酸(DNA)合成,從而減輕60鈷、γ射線(即放射治療),以及化療的毒副作用,減少對人體的損害;③可以通過促進白細胞介素2的生成,提升人體的造血能力,尤其是白細胞的指標水平,啟動並增強機體單核吞噬細胞係統和殺手細胞係統吞噬病毒功能,進而增強人體免疫功能,也即抗腫瘤、抗病毒、抗細菌以及抗感染的能力。
科學家發現,癌細胞受到一種不會耗損衰竭的端粒酶(Te-lomerase)保護。端粒酶在細胞分裂時不損耗,就使得癌細胞有了無窮無盡的分裂能力。靈芝多糖體中的葡聚糖和三萜類等成分可以滲透到癌細胞中,與端粒酶結合,使酶分子拉長、改變,進而破壞端粒酶的活性,使得癌細胞中的DNA失去端粒酶的保護,每分裂一次就縮短一次。隨著DNA消耗殆盡,癌細胞分裂停止,趨於死亡。根據現代藥理研究,對接種小鼠肉瘤180、腹水癌已7日的雌鼠同時每日注射赤芝提取物,10日後癌的抑製率高達95.6%~98.5%。這說明靈芝雖然對癌細胞沒有直接的毒殺作用,卻可以間接抑製腫瘤細胞生長或誘導腫瘤細胞死亡。
靈芝的抗癌作用還通過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而實現。其葡聚糖、三萜類可提高白細胞數量,促進免疫細胞增殖,增強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增強T細胞及自然殺傷細胞的活性,同時能激活人體淋巴細胞,產生大量刺激因子,促進免疫球蛋白的形成,使機體免疫調控能力增強。所以說,靈芝是最佳免疫功能調節劑和啟動劑。
此外,靈芝多糖體中的葡聚糖是細胞壁的組成成分之一,不僅可強化正常細胞抵製致癌物的侵蝕。而且還能增強機體對放射治療、化學藥物治療的耐受性,從而達到抗腫瘤的效果。
我國科學家在運用靈芝防治癌症方麵取得了3項重要進展:運用“多中心、隨機、雙盲雙模擬、陽性藥平行對照”臨床研究,在靈芝類藥物防治癌症研究領域,獲得了一係列與國際標準接軌的基礎數據;使用基因芯片技術證明,靈芝內的活性成分三萜類化合物可調節人體100多種基因;運用指紋圖譜技術對靈芝進行研究時發現20多種三萜類,其中8種為新的抗癌物質。
11.茯苓抗癌用途廣
茯苓又稱雲苓、鬆苓,是中草藥治癌常用到的藥物之一。它的水溶性葡萄糖成分對小鼠肉瘤180的抑製率高達96.88%,還能提高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有促進免疫球蛋白形成的作用。中醫關於中草藥抗癌的許多資料中,都有茯苓用於治療子宮肌瘤、膀胱癌、乳腺癌、胃癌等癌瘤的記載。
筆者曾接診譚姓卵巢癌患者,她在經手術取出癌腫時,瘤體破裂,汙染腹腔等處,醫師將傷口及腹內用藥液衝洗後,準備進行化療。但該患者手術後氣血流失太甚,氣息奄奄,家屬執意回家休養恢複後再入院化療。休養期間,筆者以茯苓25克為主藥,配以靈芝20克、紅參須10克、黃芪25克、蜂蜜30克(兌服)、白術12克、白扁豆12克、陳皮10克、砂仁5克、熟地黃25克、山藥25克、當歸10克、山茱萸15克、枸杞子15克、玉竹10克、天冬10克、炙甘草10克、大棗10粒。服藥2周,體力恢複後再加服“消瘤丸”每日6克。治療2年後,經醫院複查已恢複正常。
12.豬苓利水消瘤
多孔菌科植物豬苓是中醫常用的利水藥,古醫籍《本草綱目》記載:“豬苓淡滲,氣升而能降,故能開腠理、利小便,與茯苓同功,但入補藥不如茯苓也。”《用藥心法》記載:“豬苓,苦以泄滯,甘以助陽,淡以利竅,故能除濕利小便。”《藥性本草》記載:“豬苓能解寒,溫疫大熱。發汗,主腫脹滿,腹急痛。”《湯液本草》記載豬苓“瀉膀胱”,《本草衍義》記載豬苓“行水之功多,久服必損腎氣,昏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