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回 千古風流事留與後人書2(1 / 3)

翌日兩人早早登程,馬不停蹄趕往浙南。經過周天豪等悉心指引,行事方便多了。每到一處便依周天豪所授方法與地頭蛇取得聯絡,打探消息。一路尋蹤覓?,這一天終於趕到了雁蕩山。

雁蕩山是天賜的舊遊之地。當年他曾在此與東方老道追逐多日,跑遍了這裏的山山水水,最後跳澗詐死。又曾在滄海書閣讀書半載,與紫簫姑娘琴簫唱和,機緣巧合練成了絕世神功。

往事悠悠,曆曆在目。他與紫簫姑娘匆匆相識,又匆匆分手,伊人的倩影卻始終縈繞在他的腦海,刻骨銘心。也許是曾在琴簫聲中互通心曲,結下了不解之緣。也許是送別的那一幕,紫簫姑娘真情流露,純和自然,不帶分毫世俗兒女的矯揉造作,灑脫地道別,使他永難忘懷。

他催馬信步而行,無意中走上了通往滄海書閣的山路。

天賜隻顧想心事,悶聲趕路。蕭若男卻忍不住了,問道:“李大哥,咱們這是去哪裏?”

天賜笑道:“去一個你曾去過的地方。咱們快到海邊了,你聽!這是海潮聲,我仿佛已經聞到了海風的氣息,多熟悉,多親切!”蕭若男喜道:“我想起來了,這條路通向滄海書閣。

大哥,你也去過滄海書閣?“天賜道:”我曾在滄海書閣逗留半年有餘,讀書下棋,優哉遊哉。這是我一生中最逍遙的一段時光。“

蕭若男笑道:“你一定見過紫簫姑娘,她是不是很漂亮?你是不是很想她?”天賜道:“我確實忘不了她,這與漂亮不漂亮無關。她琴上的造詣令人歎服,若不是她悉心引導,我不會有今天的成就。”

談笑間走出山路,到達海邊,視野頓時開闊,海風清涼,濤聲陣陣,令人心曠神怡。兩人沿海岸策馬狂馳,好不愜意,不知不覺中滄海書閣悠然在望。

行到近處,兩人駭然變色,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昔年美侖美奐,畫棟雕梁的一座座亭台樓閣,不知被何人放了一把大火,化為一片斷壁殘垣。火劫過後不久,餘燼仍在燃燒,發出劈劈啪啪的爆響。兩人跳下坐騎,冒煙突火踏入廢墟,沿著石級向上走。隻見那座巍峨的藏書樓也沒能逃過火劫,樓中的珍本藏書隻怕也盡數付之一炬了。天賜又驚又痛,大叫道:“這是誰幹的?樂老伯,紫簫姑娘,你們在哪裏?”

忽然,一縷簫聲隨風而來,曲調纏綿低徊,時斷時續,正是那一首天賜常吹的《引鳳》。

“這一定是紫簫姑娘,她內力進境好快,已經能吹奏紫玉洞簫了。”伊人無恙,天賜大喜過望,循簫聲尋去。隻見海邊的礁石上坐著一位白衣女子,臨海撫簫,背影纖弱孤單,簫音淒楚蒼涼。天賜心中一酸,輕聲喚道:“紫簫姑娘。”

簫聲嘎然而止,那女子轉過身,果然是紫簫姑娘。她神情淒苦,麵色憔悴,秀目淚光隱隱,驚喜之色一閃即逝,隻叫了聲:“若男姐,李公子!”撲到蕭若男懷中,放聲大哭。天賜心中升起一絲不祥的預感,問道:“紫簫姑娘,發生了什麼事?樂老伯呢?”

紫簫低泣道:“家父遇害了。昨天有一個姓龍的帶著兩名隨從登門造訪,自稱在山中迷路,家父好心留下他們款待。誰想這惡賊發現閣中藏書,馬上翻臉相向,將武功密笈搶掠一空,放火焚燒書閣,殺害了家父。我得到消息出來搶救卻遲了一步。這惡賊有一把寒光閃閃的寶刀,我敵他不過,拚死逃出,眼睜睜看著書閣化為灰燼,聽任殺父仇人揚長而去,無力阻攔。我真沒用,白練了十幾年武功。

天賜目齜欲裂,切齒道:“是龍在淵!紫簫姑娘,告訴我,他逃到何處去了?”紫簫道:“他奪了一條漁船出海去了。”蕭若男心涼半截,悲呼道:“蒼天無眼,讓這惡賊逃掉了。”

大海茫茫,何處尋覓仇人蹤??二女同病相憐,相擁而泣。

天賜道:“這廝殘忍狠毒,毫無人性,讓他活在世間,不知又要害死多少無辜。若男,紫簫,咱們也找船出海。這廝逃到天盡頭,咱們就追他到天盡頭,不取其性命決不罷休。”

三人沿海岸尋去,在一個傍海的小漁村找到了一條漁船。昨日龍在淵在村中奪船,脅迫船主駕船出海,村民已成驚弓之鳥。那船主是個中年漢子,生得人高馬大卻膽小如鼠,見天賜與蕭若男?帶利刃,還當是龍在淵的同夥,驚得臉色煞白,囁嚅道:“小人不想出海,大爺另外找人吧。”

船主操一口本地土音,天賜聽的胡裏胡塗,莫名其妙。紫簫姑娘卻聽懂了,也用土音道:“我是滄海書閣樂老先生的女兒,昨日家父被那奪船的惡賊害死。這兩位都是威震天下的大俠客,助我出海追殺仇人。請大叔務必幫忙,事後重重有謝。”船主一聽有謝,樂得眉開眼笑,拍著胸脯道:“大家都是鄉鄰,人不親土親,哪有不幫忙的道理。我沈老大人稱浪裏鑽,論使船的手段在本村數一數二。那被劫走的田老四比我差遠了,包管追上他們,沒問題。”

這沈老大的確沒有吹牛,操舟之術十分高明,將漁船駛得箭一般快。可是大海比不得陸地,無道路市鎮可循,茫無邊際,想找一條小船談何容易。一連三日,毫無收獲。眼看著船上的淡水食物即將告罄,沈老大便想返回,若男紫簫也有歸意。天賜誇下海口,不殺龍在淵誓不罷休,豈能無功而返,許以重酬,勸說沈老大再尋一日。

時至午後,天色忽變,陣陣濃雲從天邊翻卷而來,風勢逐漸加強,漁舟顛簸得厲害。沈老大臉色慘白,驚道:“我的老天,風暴來了!”天賜道:“老兄人稱浪裏鑽,大風大浪見得多了,這點小風浪不在話下。”沈老大道:“李爺,您不識得厲害。這才剛剛開始,等一會風大起來,浪頭高得象小山,鋼鐵也打爛了,何況這隻小木船。咱們完了。”天賜道:“生有時,死有地,叫天沒有用。這一帶海島不少,或可躲避一時。老兄,我來幫你。”沈老大精神稍振,調轉船頭,向來路駛回。

天無絕人之路,很快便找到了一個荒僻的小島,遠遠可見蔥翠的林木之中隱隱有煙火之光。沈老大喜道:“李爺請看,島上有人。”船行到近處,隻見海灣裏泊著一條漁舟,隨風浪時起時伏,舟上空無一人。沈老大更喜,叫道:“這是田老四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