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重陽祭,崇禎煤山處(1 / 2)

葉塵對於現代詩歌的侃侃而談,也僅限於自己對現代詩歌的一些了解,畢竟他之前也是一個文青,對於詩歌方麵多少還是有所研究的。

俗話說的好,熟能生巧,也就是這個禮了。

這次的詩歌論壇並沒有多長時間,主要針對的就是未來詩歌的走向問題,做了深入的探討,最後還真對最近一段時間所創作的最新詩歌進行了簡單的評價。

其中就有葉塵的《麵朝大海,春暖花開》這一首充滿了不一樣的情感的詩歌,再者就是明心茶樓創作的《海燕》以及《觀滄海》這兩首詩歌,針對這三首詩歌,眾人自然是一番評價,隻有第一首《麵朝大海,春暖花開》被個別人認為此詩歌有消極的因素,所以評價比不高,但是總體上,這三首詩歌的認可度還是比較高的,尤其是《海燕》更是符合今天現代詩的主題,素以被眾人力挺,至於《觀滄海》則是隻能屈居第二。

論壇研討結束之後,這次聚會也就散了,本來還想晚上一同聚下餐了,但是因為切爾多蒙要坐傍晚的飛機離開,所以飯局也自然而然的取消了。

此刻他們帶著切爾多蒙利用和僅餘的一個小時的時間,參觀著景山的景色,因為季節已到秋天,院子裏的各種花草已經綻放,尤其以菊花為多,整個園子裏都散發著句話的郵箱。

切爾多蒙沒有來過景山,所以這次關於解說的工作自然就交給了熟悉景山的崔慧負責,一路上倒是有著很多的歡樂。

而葉塵則是成為了王思娣的專用解說員,景山這地,葉塵重生之前在這裏玩過幾次,隻是沒有想到這景山居然和那個世界的一模一樣。

“葉塵哥哥,你給我講講這景山的故事唄!我可是聽爺爺說,明朝的最後一個皇帝就是在景山上上吊死的,這到底是為什麼,本來還是能跑得,幹嘛要留在這裏,東山再起不好嗎?”

葉塵看著周圍的景色道:“怎麼說了,明朝的皇帝其實在我看來他們個個都是好樣的,之前我說過一句話那就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句話的正是印證了明朝皇帝的那一顆赤子之心。不錯,這裏就是崇禎自縊的地方,這景山相傳是元朝挖的小土堆堆積而成的,所以才有了現在的景山,明朝時期的後花園,隻不過這裏也成了明亡之所。”

葉塵於是把崇禎最後的一段日子發生的故事,邊走路邊給王思娣講解著,比導遊講解的還要詳細,最後連切爾多蒙也加入了這裏。

葉塵每過一個景點就給王思娣和切爾多蒙講解著這裏的故事,其中翡翠綠琉璃筒瓦頂,黃琉璃筒瓦剪邊,重簷八角攢尖式的觀妙亭的五方佛之一的阿閦佛以及輯芳亭的五方佛之一的阿彌陀佛;孔雀藍琉璃筒瓦頂,紫晶色琉璃瓦剪邊,重簷圓攢尖頂的周賞亭的五方佛之一的寶生佛以及富覽亭的五方佛之一的不空成就佛;以及在景山中峰上的萬春亭中的毗盧遮那佛,其中除毗盧遮那佛都被當初的八國聯軍給通通劫掠而走,但是毗盧遮那佛也在文革中被徹底破壞。

葉塵在講解這些東西的同時,王思娣一臉的不敢相信,或許是因為這幾年一直在國外的緣故,所以對於國內的曆史並不怎麼清楚,所以十分的好奇,就像一隻嘰嘰喳喳不聽的小麻雀一般,不明白的地方就一定要問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