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名字我並不熟悉,但沐雪卻是驚訝的說道:“那個博爾特和許定國是不是明末清初時候的人?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博爾特應該是多爾袞手下的一員猛將,而那個許定國則是明朝將領,隻不過是降清了。”
沐雪在學校的專業是中國曆史,小晴則是點了點頭,說道:“沒錯,就是他們兩個,隻不過正史對他們的記載有些出入。”
在曆史的記載上,博爾特是隨著多爾袞進了北京城之後才戰死的,而許定國原本是山西總兵。
李自成圍攻開封時,朝廷督促許定國率軍前往救援,許定國的軍隊屯駐在沁水,一夜之間軍隊潰敗,朝廷將其逮捕判處死刑。但不久卻赦免其罪,授任援剿河南總兵官。
順治二年,許定國曾發動大變,但沒能成功,被清軍追至考城無路可逃,最終降了清朝。
這是正史上的記載,但小晴卻告訴我們說其實許定國在多爾袞進關之時就與其交戰了,當時多爾袞急於進北京,於是便讓博爾特帶領一萬清軍與許定國交戰,而他則帶著大軍繞路去了北京。
那時候崇禎皇帝已經在煤山上吊,李自成也跑的沒了蹤影,明軍早就沒了戰心,所以盡管許定國領著兩萬軍士,但依舊被博爾特大敗。
許定國與博爾特交戰不利,於是便帶著殘兵敗將朝藥王山這個地方逃,那博爾特卻不想放過他,一路追擊。
最後許定國被追的急了,於是便在藥王山與博爾特大戰了一場,可能是知道不拚命就活不了,所以剩下的明軍都拚起了命。
結果博爾特所帶的人馬在藥王山下竟被許定國所帶的明軍給消滅了,這讓博爾特憤怒異常。
此時許定國手下也沒有什麼人了,博爾特就單槍匹馬追擊許定國,兩個人邊打便走,上了藥王山。
那許定國能官至總兵手上當然不弱,博爾特雖然勇猛,但也隻和許定國打了個旗鼓相當。
兩個人打了足足有一天一夜,到第二天清晨的時候,博爾特和許定國兩人同時將手中的長槍刺入了對方的胸膛,雙雙斃命。
這兩人死後冤魂不散,繼續拚鬥,他們手下的那些士兵也是一樣,繼續與對方廝殺。
他們鬧不要緊,可住在藥王山周圍的老百姓就遭了秧了,這裏天天鬧鬼,而且凡是經過藥王山的人都會死在這裏,沒一個能走的出來。
漸漸的這附近就沒人了,直到民國時期,一位道家前輩路過藥王山的時候見這裏鬼氣衝天,知道是陰魂聚集太多的緣故,於是就想要超度這些亡魂。
但這些軍士哪是那麼容易超度的,那位道家高人費盡全力也沒能超度多少,反而遭到博爾特和許定國的追殺。
無奈之下那位高人離開了藥王山,隨即尋來一眾道家和佛家的高手一塊兒回到這裏,想要再超度那些亡靈。
不過亡靈們都不願意被超度,寧可拚個魂飛魄散也要跟這些高人同歸於盡,見超度不行,於是眾位高人便聯手布下封印,將這些亡靈都封印在藥王山上了。
因為亡靈實在太多,再加上封印要時時鞏固,所以高人們便定下了各個門派輪流在這裏守護封印的規矩。
一個門派十年,我們這一脈已經在藥王山待了八年了,再有兩年就該換成其他的門派了。
小晴把這裏的事情跟我們都說了一下,我問她難道那封印隻能封住這些陰鬼,但卻不能削弱他們的鬼力嗎?
搖了搖頭,小晴說道:“普通的亡魂可以,但那兩個將領卻是無法削弱,因為他們被封印的地方有個陰泉。
當時那些高人封印他們的時候並不知道那地方有個陰泉,是上一任守護封印的門派發現的。
而且那兩個將領的封印很特殊,若是打開封印的話恐怕就沒辦法再封住他們了,可不打開封印卻無法封住那陰泉。
幸好當初那些前輩所布下的封印很厲害,所以盡管那兩個將領借助陰泉提升了不少的道行,但依舊破不開封印。”
聽到這裏我和梁寒都皺起了眉頭,陰泉是什麼我們都很清楚,那裏可是有著洶湧的陰氣,別說是博爾特和許定國這樣的將領,就是一個普通陰靈吸了幾年陰泉之中的陰氣也會變得厲害無比。
上一任守護封印的門派發現了陰泉,也就是說這陰泉剛剛形成十來年左右的時間,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讓陰泉出現在這裏,若是想要不打開封印便封閉那陰泉,我想得找到陰泉形成的原因。
陰泉乃是由陰氣所凝,當太多的陰氣聚集在一起無法散去,經過長時間的積累便會形成陰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