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歲月的影像(1 / 1)

歲月的影像

卷首語

歲暮天寒。

每每到了這個時候,總會喟歎光陰的倏忽,那些想挽留的總是最快離開。對於歲月的留戀,大約隻能夠站在一處,安靜地凝望,將點點滴滴的影像悉心收集,憑借文字、線條、色塊諸多媒介,化作歲月的影像。

歲月的影像,是春天冒著新芽的柳條,是夏天別樣紅的荷花,是秋天隨風起舞的黃葉,是冬日街頭烤紅薯的香氣。

歲月的影像,是曹瓊德筆下岜莎神氣的牛、山野的苗女、城市鏡像;是耿翊的錚錚鬆樹、千麵人像;是謝誌強用鏡頭呈現的一幅幅鮮活的秘境貴州;是盧惠龍、王大衛跨越時空地域的思索……

歲月的影像,還是80後馬莎選擇供職票據博物館,守著那些帶著時光印記的一張張實物信使,探尋已經遠去的故事;是90後謝偲選擇做職業畫家,完成父親曾經的夢想;是我們編輯過的一篇篇關於曾經、當下、未來的文章。

昨日是今日的回憶,明日是今日的夢想。

站在回憶與夢想結點的今天,麵對潤物無聲的歲月溪流,坐在岸邊,看著它流逝。我們用記錄來實現一種相會,和昨天重逢,和明天揮手,我們不忘“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初衷,用自己的微弱的力量,留存歲月的影像。

我們用心保留、呈現歲月的影像,這樣做的真實動機,不僅僅是簡單的記錄,或者把可見的事件、人物重複,而是為了把看不見但應該看見的東西變為可以感覺、可以思索的東西。能夠讓人心不死,能夠引發內心深處的幽微思緒,能夠不輕易忘卻……歲月影像如同千瓣蓮花,自在開放。

最終,或許我們也將成為諸多歲月影像中的一抹光、一筆亮色,或是一個淡淡的影子。

每一個時代,是最好的,或許也是最壞的。感謝這個時代,有這樣一群人,還在記錄、思考、發聲;感謝這個時代,還有這麼多的不完美,讓我們去思考、去努力改進;感謝一直支持《貴陽文史》的專家顧問、撰稿人,是你們的熱心,讓我們邁出的每一步都踏實有力;感謝讀者,是你們的持續關注,賦予這本刊物更多的動力。

歲暮天寒。

總會有一份溫暖衝破嚴冬的蕭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