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星星(1 / 2)

這一年的雨水很好,秋茶產量高、質量好,大量來自西南地區的茶葉經過簡單的處理遠銷國外,其餘的部分經過發酵製成紅茶,文人雅士競相嚐試,再加上朝廷的支持,很快引領茶市的新潮流。

三部在茶市上獨占鼇頭,聲名遠播,鹽業的發展也受此影響被進一步推進,三部在茶鹽二界的形式可謂如日中天。

桌前的人看著桌子上被處理過的賬單,已經很久不動了,不知道在想什麼。

月兒站在桌邊等了許久,忍不住偷偷看她的表情。

沒有什麼表情。

她忍不住咳了一下,又重複了一遍,“這個季度,各地的總銷售額翻了兩番……”

一個季度翻了兩番,這是一個從未有人創造過的奇跡,就算錢對於她來說不算什麼,作為這個奇跡的創造者,成就感總應該有一點吧?

哪怕脾氣壞如少爺,看到自己的努力有成果,也是會倍感自豪的,可眼前這人,就像什麼也沒發生過一樣,甚至……看起來心情不是很好。

她在心底歎了口氣,接著就見那人在紙上寫了幾個數字遞過來。

月兒看了兩眼,這次的數字有點大,所以她一時沒反應過來。

寒玉看她一眼,提筆將第一個數字圈起來,“這個,明白麼?”

這個數字是利潤的一半,應該存在江氏的名頭上,這是老規矩了,她點點頭,反應過來了。

纖細的毫筆又接著畫了一下下麵的數字,寫下兩個字:“朝廷。”

月兒看了一下數字,眉頭皺起來,這些年,三部的利潤漲多少,朝廷的腰包也跟著漲多少,這個人真是不知柴米油鹽貴,一點都不懂得藏私,每年都要把一大部分銀子白白捐給朝廷。

又畫下一個圈,“賞銀。”

這就是給弟兄們發的賞銀了,其中一部分是獎勵兩年前就在的弟兄們的。

月兒忍不住提醒道:“其實弟兄們的月錢在行業已經算很高的了。”

言下之意就是不必再漲了。

她笑了笑,沒說話。

月兒幹脆接著說道:“就因為三部的月錢很多,如今想進三部的人都擠得頭破血流了,負責招募的人也很累。”

這話多少帶了點誇張的成分,桌前的人卻沒有做聲,她皺著眉想了想:“那我說的私塾怎麼樣呢?”

月兒一呆,答道:“已經按照你的說法,有許多人報名了。”

她這才點了點頭,“是按照我的說法篩選人的麼?”

“是的。”

這個私塾專門為窮人家的孩子所設,招的都是一些十歲以下的小孩,包吃包住,每月還有零花錢,教習一些詩書禮儀,還有經商的手法,孩子長大以後會留在三部,這舉措一來給了貧苦人家的孩子一條生路,二來為三部培養了知根知底的人才,是個一舉兩得的舉措。

她這麼說,言下之意就是盡可能把機會留給窮苦的孩子們,月兒明白了。

她點點頭,又畫下一個數字,“校舍。”

校舍的條件已經很好了,至少比她自己在後山的那座小屋不知好多少倍,月兒在心裏偷偷地說。

纖細的毛筆在紙上畫下最後一個圈,月兒伸長脖子去看她寫的什麼。

執筆的手卻停住了,她的視線落在窗外院落裏的某個角落裏不動了。

月兒跟著看出去,什麼都沒有,她忽然轉過頭來看她,“聽說最近有很多人進軍茶業?”

月兒愣了一下,答道:“是的,不過都是一些很小的作坊,看到茶業的暴利,想從中分一杯羹,你放心吧,發酵工藝不是所有人都會的,這些廠家並不能成大氣候,必然造不成什麼威脅。”

寒玉點點頭,沒有說話,纖細的手腕輕輕轉動,畫下最後一個圈。“扶持。”

月兒看著這兩個漂亮的字,不明白了。

她抬起頭向她解釋,“這些錢用於起步茶行的扶持。”

月兒愣了兩秒,反問,“為什麼?”

是商人都不想自己的競爭對手過於強大,恨不得將之毀滅於搖籃之中,可這個舉動,為何反其道而行之?

寒玉將毫筆放在筆架上,輕輕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月兒呆住,情不自禁的在口齒間咀嚼這幾個字。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所以不想太招搖,有錢大家一起賺,有錢大家一起花,不想一家獨大?

她的經營理念跟她這個人一樣,崇尚低調,相反設法掩蓋自己的耀眼光澤。

這是她和少爺最大的不同之處,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理念,三部這些年在商界路越走越寬,廣交商友,從不樹敵。

月兒想了一會兒,點頭答道:“知道了。”

桌前的人點點頭,眼睛重新望回院子裏的某一點。

“今年最繁忙的時期,已經過去了,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