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是冷靜了一會兒,司馬健才緩過神兒來,看著漢靈帝那洋洋得意的臉,他也忍不住就想胖揍一頓這蠢豬。幸好,他還記得自己的身份,也意識到自己此刻肩上承受的責任,閉了閉眼後,才艱難地換上了一副笑容,開口說道:“陛下,你這想法就與您的初衷相悖了。您喜歡錢,可您卻不知道,這錢、這財富從何而來。”
“哦?……願聽先生高論。”一說到劉宏最在意的錢,他自然上鉤兒。
“春播、夏耕、秋收、冬藏,我們農耕民族,就算開墾遍天下的土地,又能種出多少糧食?一塊地養一方人,人多了,糧食就吃完了,自然也不會有財富誕生出來。由此,陛下才會認為,殺些人不是什麼問題。”
“可是,糧食並不代表財富。錢財是因為糧食多了,我們的需求多了,才會應運而生。在生產力……嗯,在農耕技術沒有突破的條件下,財富要想增長,就需要調動百姓的活力才行。”
“所以,我們就需要有人種地、有人蓋房子、有人織布、有人捕魚……這樣生產的東西多了,商業……嗯,交換流通就多了起來,財富也就增長出來了。而這一切,最離不開的就是人。因為人少了,他們想著就是如何先填飽自己的肚子,而不會餓著肚子去幹其他的事兒。”
用最淺白的語言將經濟原理解釋一番,司馬健發現竟然不是他想象地那樣簡單。而更令他想不到的是,劉宏皺著眉頭聽了半天後,最終抬起頭,問了一句讓司馬健真心想掐死他一句話:“先生,你說這些,跟朕有什麼關係?”
真的。
司馬健發誓,要不是他此時弑君會導致自己都活不下去,他必然會勒死劉宏。這時候他算看出來了,眼前的漢靈帝不但殘忍、無腦,而且還急功近利、懶惰自私到了極點。他光想著錢,想著享樂,卻為了這點連動腦子都不願多想一下。
司馬健在袖子中狠狠攥了幾下拳頭,才露出了一個跟哭一樣的笑容,繼續口幹舌燥地向劉宏解釋道:“陛下,這就涉及到朝廷與百姓之間的關係了。在您看來,劉家先祖披荊斬棘、九死一生才拚下了這個天下,這些百姓自然要聽從漢室的。但您想想,漢朝也是從秦朝手下拿來的,而秦朝之所以會滅亡,卻是因為民不聊生,百姓揭竿而起,才使得高祖在亂世風雲中搏下了這個漢朝。”
“這樣看來,朝廷與百姓其實就是一個共生的關係。老百姓將收來的財富貢獻給朝廷,朝廷就負責讓老百姓能活下去。可什麼情況老百姓會活不下去?就是朝廷苛政壓迫,使得老百姓手裏沒有財富、餓著肚子還要給朝廷繳納賦稅,這就逼得老百姓不得不反。”
說到這裏,司馬健其實還想多告誡一下劉宏要善待百姓的。可看劉宏已臉色不愉,他知道自己能說的隻有這些了,趕緊轉入劉宏感興趣的話題:“所以,陛下您要想有更多的錢、更多的財富,就得先使老百姓手裏有錢。畢竟,朝廷的收入就來自這些百姓。”
“隻有百姓手裏的錢越多,您其實收的就越多……這其實就是稅收,而稅收的最高境界,就是拔最多的鵝毛、聽最少的鵝叫。您將老百姓薅得都成了禿毛鵝,就是朝廷也沒錢,老百姓也隻能造反了。”
“妙啊!”聽到稅收後,劉宏一雙眼都快成了孔方狀,差點都閃出金光。也不怕司馬健惡心,他一把就抓住了司馬健的手:“先生,速速教朕如何讓百姓富起來,好讓朕能收更多的錢!朕也聽出來了,您這番話才是真正的治國良方,隻有這樣,朕不但能夠安心享樂,還能被萬世稱讚……”
終於聽到了一句像樣的話,司馬健才如釋重負地鬆了一口氣:這漢靈帝,也不是太蠢嘛。隻要說到錢,他反應其實還是挺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