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太平堡失陷(1 / 2)

李興、李澄清兩將不敢拖延,匆匆起身告辭。李如楠擔心自家大伯的安危,讓二人一有消息,立刻派人來知會一聲。

子仁擔心沈有容、王仁等人的安危,自然也是坐不住。雖然官職低微,借口自己剛從廣寧城返回熟悉敵情,不顧有傷在身隨著二將一同趕去。

一路之上,子仁心中不禁泛起了嘀咕。這廣寧城堅糧足,還有李成梁、顧養謙二人駐守,麾下沈有容、楊紹勳、祖大壽、孫守廉、李平胡等人,都是成名已久的悍將。

城內本就駐守有兩萬兵馬,顧養謙領援兵進駐後,城內又增加了近萬營兵,其中還有不下五千的李家鐵騎。子仁見識過孫守廉手下人馬的利害,這遼東鐵騎驍勇善戰,絕非浪得虛名。

蒙奴經過羊腸河一戰,折損了不下千人,如今以是人困馬乏。要說趁我軍不備,偷得一兩處屯堡、墩台到是情有可原。但能讓李成梁派人求援,其中定有蹊蹺。

三人匆匆趕到營中,發現郝傑和城中留守的一眾將領,已經齊聚在此,子仁連忙跟在李興、李澄清二人身後一同入營。

站在一旁聽了不久,子仁就大概聽出了此事的前因後果。心中不禁感歎道:“寧遠伯李成梁如今以是暮氣難振,不複當年之勇。”

李成梁和顧養謙二人,於羊腸河一役大破土蠻、炒花、黑石炭幾部聯軍後,蒙奴大軍撤退到遼河套一帶休整。

而之前分兵襲擾錦州一帶的,朵顏部董狐狸、長昂二人,並未聽從蒙古大汗土蠻的命令,領兵前去羊腸河助戰。

反而未戰先退,率部眾一萬五千多人,返回了大淩河上遊一帶觀望。這幾日,趁明軍大勝後防守有所懈怠,居然興兵圍攻隸屬義州衛的太平堡(今義縣西北)。

羊腸河一戰,李成梁所部斬獲首級五百有餘,以是大功一件。鎮守太平堡守將把總朱永壽,又非李成梁門下。

李成梁借口兵疲馬乏需要休整,拖延兩人日後,又聲稱此時出兵增援,恐被蒙奴大部有機可乘,遲遲不願出兵。擔心朝中有人怪罪,還假惺惺的派人前來遼陽求援。

顧養謙和楊鎬雖有心出城迎戰,可是李成梁及其門下早已戰意全無。楊紹勳和沈有容兩部人馬,剛剛經過一場血戰,可戰之兵已不足八百,勢單力薄。

就算加上顧、楊二人的家丁,最多湊出個千餘人馬,依舊是敵重我寡。不得以之下命人帶來書信一封,讓郝傑如有餘力就派兵來援,但是切記以守城為重,不要勉強。

此時遼陽城內的一眾將領,隨李成梁鎮守遼東多年,自然看出了其中的門道。紛紛借口城中兵微將寡,勸郝傑不要出兵。

子仁在一旁站立許久,見在營中一片避戰之聲。心中頗為不忿,顧不得自己官職低微,快步走上前來,大聲說道:

“在下火器營百總丁守明,鬥膽在郝大人、諸位將軍麵前請戰,還望諸位上官成全。”

郝傑素來知兵,心知遼陽城內守軍不過萬餘人馬,而且大多都是定遼四衛的衛所兵。真正能戰的營兵、戰兵不足三千,確實不宜出戰。

對於城中諸將的推諉,郝傑也是早有預料。猛然聽到一個小小的百總,居然敢上前請戰,心中乃是這七分驚三分喜。思考了半晌,麵帶疑問的道: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