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潯:古韻今風俱風流
樂遊
作者:山賢 徐瀟立 金佩佩 俞旭東 等
近代“水上絲綢之路”的源頭
這裏是“輯裏湖絲”的發祥之所,這裏是民族工業的萌芽之地;這裏有群英薈萃的湖筆文化,這裏有文人墨客的夢裏江南。
這裏,文脈最深厚的院士之鄉盡識“學貫中西”;這裏,江南最氣派的宅門園林盡現“古韻今風”。這裏,保存最完好的古鎮風貌盡展“傳承創新”;這裏,風姿最迷人的夢裏水鄉盡顯“天下南潯”。
典籍宏富的嘉業書樓瑰偉奇絕;中西合璧的江南豪宅獨步華夏。至善至美的運河,穿境而過,直通滬上;至靈至性的園林,庭院幽深,江南僅見。
南潯,是坦然而不加粉飾的,是隨緣而不經刻意的,是淡定而渾然天成的……南潯,洋溢著濃鬱的經濟脈息,秉持著深厚的社會責任,凝聚著兼容的海川品質。
這裏文化精深、建築精致;這裏民風淳樸、民俗深厚。“天下糧倉”“電梯之鄉”“湖筆之都”是人們賦予她的美名;“清麗之城”“富裕之城”“樂居之城”是人們寄予她的厚望。
“落筆驚風起,搖空挹露濃。”南潯先人,譜寫了慷慨之歌,丈量著時代高度。他們用青春年華,擁抱生活,書寫曆史,改變世界。
1851年,產自南潯的“輯裏湖絲”榮獲首屆倫敦世博會金獎,成為中國第一個奪得國際大獎的民族工業品牌。百年世博一絲牽,從此,南潯與上海,也與世博會結下了不解之緣。
南潯與上海地緣相近,人緣相親,姻緣相通,商緣相連。南潯是湖州接軌上海的“橋頭堡”,南潯是上海產業轉移的“承接地”,南潯也是上海的“後花園”。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上海人去南潯,就像去外婆家一樣方便;南潯人去上海,就像去走親戚一樣親切。
水晶晶的南潯
“九裏三閣老,十裏兩尚書。”從宋代朱楠的《厚德遺言》始,曆元、明、清諸朝,數點南潯文人的著述,犖犖然一支綿延不絕的文化大軍從曆史的深處逶迤而來,那數以萬卷的作品琳琅滿目,儼然已彙成思想和文化的洪流。
徐遲先生曾用66個“水晶晶”來描寫他的家鄉南潯。彈丸之地,是什麼養育了如此幽深的文化森林?
上古,這裏炊煙嫋嫋;西晉,這裏建縣東遷。近代,這裏富可敵國;當代,這裏異軍突起。
江南好,最憶是南潯!粉牆黛瓦,清水穿城過;稻浪白鷗,人家盡枕河。泱泱南潯,曆史悠久;文化鼎盛,源遠流長;厚重南潯,人文薈萃;英才輩出,卓犖風華。
這裏,一人一物韻味十足;這裏,一草一木都讓人刻骨銘心。這裏,一定有你的心事;這裏,一定有我的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