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講究很多,你如果因不懂得其中的道理而忽視了某些細節,就會影響愛妻身體的恢複和調理,甚至會影響她一生的健康。如果你學好了本章的內容,再用愛加上你的聰明才智,給愛妻從裏到外的全方位嗬護,讓愛妻的月子坐得順風順水,那麼這位幸福的月子媽媽一定會變得比以前更健康、更美麗。而且在幫愛妻調理的過程中,你們把月子當成精神蜜月來度,更升華了愛情,何樂而不為?
妻子的生理變化
產婦分娩後身體上會有很多生理變化,首先在生殖器官方麵子宮複舊,開始收縮,一方麵縮小子宮的體積,另一方麵可壓迫子宮的血管停止出血。產後第1天可在肚臍位置觸摸到子宮底,從第2天開始,以每天下降1橫指的速度縮小,產後1周在恥骨上方可觸到子宮底。這期間子宮由懷孕足月時的30~35厘米,縮小到10~12厘米,子宮重量由1000克降至500克。
有些產婦會有產後痛,那是由子宮間歇性的強烈收縮所引起的,初產婦較不明顯,為持續性收縮,過度疼痛可給予止痛劑,一般在第3天後會逐漸減輕。
在產後5~6天內,子宮會排出惡露,最初2~3天為紅色,3~4天後顏色漸漸變淡,量也變少,到第10天左右,變為淡黃或乳白色。此種惡露可以持續3~6周。
子宮內膜的重建很快,產後2~3天內,殘留的蛻膜開始分化成兩層,表層會壞死,隨惡露排出,底蛻膜則為重建子宮內膜的來源,約第7~10天就可恢複近似未懷孕時的狀態,除了胎盤所在處以外,完全的重建約2~3周。
此外,產婦生產時陰道會較為鬆弛、寬闊,產後逐漸複原,但鮮能完全回到未生產前的狀態,約3周後陰道折皺便會回複,陰道及會陰的裂傷也會逐漸複原。產後要注意會陰部的衛生,以避免感染。整個回複過程約需6周。
分娩後2~3天乳房增大、變堅實,局部溫度增高、開始分泌乳汁。有的人腋下淋巴結也會腫大、疼痛。
產婦中2.4%在產後6周內月經複潮;61.1%在12周內複潮;36.5%在24周內複潮。從內膜病理切片觀察,第一次月經複潮時,有42%的人恢複排卵。哺乳的產婦月經及排卵都恢複較遲。
懷孕時導致泌尿係統的擴張,在產後2~8周內逐漸回複正常。臨產時胎兒先露部位會對膀胱形成壓迫,如果發生滯產,會導致母體膀胱三角區充血、水腫及黏膜出血,嚴重時會阻塞尿道而形成尿瀦留。即便是順利生產,產後也常發生膀胱過漲及排不空的情形,因此須特別注意泌尿道感染的發生。產後4~6小時,一定要鼓勵病人上廁所,必要時可加以導尿。
妊娠期體內瀦留的大量水分,均會在產後數日內排出,因此產婦產後會大量出汗並明顯增加尿量,以排出體內的水分。懷孕時腸蠕動減少,產後會逐漸恢複,如排便不順可使用軟便劑或灌腸。
由於長期受到妊娠期子宮膨脹的影響,產婦會發生肌纖維增生、彈性纖維斷裂的症狀,從而導致分娩後腹壁變得鬆弛,腹壁緊張度一般在產後6周左右恢複。分娩後,由於雌激素和黃體酮的下降,黑色素細胞激素也隨之下降,懷孕期間所表現的色素沉著現象如乳暈、乳頭、臉部的褐斑、腹部的黑中線等都會逐漸消失。皮膚除留下永久性白色妊娠紋外,外觀會逐漸恢複正常。
還有很多產婦由於分娩勞累,產後不久即睡著,並且在產後24小時內,體溫略有上升,但一般不超過38℃。產後腹壓降低,膈肌下降,由妊娠期的胸式呼吸變為胸腹式呼吸,使呼吸深慢,每分鍾僅14~16次。以上這些都屬於正常現象,產婦如果遇到不必慌張,以免造成精神上的負擔。
妻子夏季坐月子
一般如果產婦可以選擇,都不希望自己在夏季坐月子,因為坐月子不能受涼,而夏季天氣燥熱,正常情況下的人們應該穿短衣短褲,空調24小時不停歇,哪裏涼快往哪裏,偶爾還會來個冷水澡,可是這些對於產婦都是大忌。所以,夏季產婦要更加注意自己的身體,這裏的注意並不是說完全要避風、避涼,而是要合理、適當。
中醫認為,婦女產後百脈空虛,不耐邪侵,尤怕受風著涼或引起產褥熱。而夏季天氣炎熱,如果一味強調“避風”,產婦常常遍身起痱子、濕疹,有時還會引起中暑、昏迷和生殖器感染,反而會影響產婦的康複。
那麼,產婦應如何度過炎熱的夏天呢?可從以下幾方麵考慮:
1.營養搭配合理
因為分娩和哺乳,產婦需要額外地補充營養。可是夏季暑熱,正常人的食欲也會減少,產婦更容易缺乏食欲,所以隻宜吃些粥、麵之類的半流質食物,而且要少吃多餐。由於胃液中的鹽酸分泌、胃腸的肌張力及蠕動力需要1~2周才能恢複正常,所以,飲食總量應逐漸增加,並且以提供足夠熱量、富含必要營養素(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以及清淡、易消化為原則,一些滋補品一次分量不要太多,每天除正常的一日三餐之外,可另行加餐2~3次。食物要做得清淡些,不可多吃刺激性食物(如酒、辛辣食品等);多食新鮮蔬菜、水果,預防便秘症。另外產婦夏季要主動地多飲水,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並宜多飲冬瓜湯、西瓜汁以清熱解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