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會陰側切或行剖宮產的產婦,可推遲到產後第3天起床,待拆線後傷口不感疼痛時,也應該做產後健身操。不過活動量宜逐漸增加。半個月後就可以做一些輕便的家務,如擦擦桌子、收拾房間等,這有利於增加食欲、減少大小便的困難。較重的勞動,如洗衣服、提水、抬重物等暫時不能做,要避免因勞累而出現子宮脫垂。
產後做家務應從第3周以後開始,在這之前讓家裏其他人幹。如果是小家庭,丈夫又很忙時,請保姆也是一種好辦法,也可以請親朋好友幫忙。
一般在產後6~8周,盆底組織基本恢複正常,產婦可到醫院做一下產後檢查,包括全身檢查及生殖器複舊、傷口愈合情況、盆底托力檢查等,正常者方可正式恢複工作和勞動。因為8周後,全身各器官及各係統在妊娠期間的變化也都基本恢複正常,所以一般產後8周基本可以恢複正常工作。剖宮產手術的產婦,因恢複較慢,故恢複工作的時間應適當延長,於產後10周,即70天左右可以恢複正常工作,如從事重體力勞動者應再適當延長。
產婦還要切記,在產後不久,長時間地步行及乘車,都是造成子宮下垂的原因,所以外出盡量控製在短時間內。
這個日程表是根據產婦身體恢複狀況和大量生產經驗得出來的,一般不可違背。有的婦女認為自己的體質好,很早就下地活動,必然造成積患。另有一些產婦,既不參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也不做輕便家務,身體慢慢發胖,這也不利於身體的正常恢複。
你要掌握好妻子的身體狀況,定時帶她去醫院做體檢,請醫生指示應該如何適度鍛煉及工作,不要過早也不要過晚,否則都會給妻子身體諸成危害!
如何使妻子身體盡快恢複
無論是你還是作為產婦自己都希望產後能夠盡快恢複身體,下麵給你介紹一些方法,幫助妻子掌握好其中的要點,一定會有效果。
1.勞逸結合
分娩時由於用力,產婦體力消耗極大,產後一般疲憊嗜睡。因此,產後最初24小時內,產婦應臥床休息,然後,可以起床在室內稍微活動,這樣可促進惡露的排出,有利子宮盡快複原,也有利產後大小便通暢。整個產褥期都應保證產婦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但也不要因害怕會陰部疼痛,而整日躺在床上,這樣對身體複原很不利。
2.睡眠充分
分娩時產婦體力消耗很大,分娩後又因不時地看護嬰兒而更易疲勞,若不注意休息睡眠,易加快衰老,不僅肌肉鬆弛,還會出現黑眼圈。會陰裂傷嚴重的,至少要臥床休息1周。
3.大量飲水,促進排尿排便
(1)大量飲水。產後的3~5天內,產婦的身體很虛弱,傷口仍然疼痛,產婦會有便秘和腫脹的感覺,這是麻醉所引起的,因此大量飲水是非常必要的。最好飲用熱茶和不低於室內溫度的水,這些都能促進腸子的蠕動。
(2)注意排尿。正常分娩後尿量增加,第2~5天為多尿期。產婦應盡早自排小便,以免膀胱膨脹,妨礙子宮的複原。但頭兩天排尿有困難,產後6~8小時仍未解小便,要鼓勵和幫助產婦下床排尿,也可在下腹部放一個熱水袋,或用溫開水緩慢衝洗外陰,以刺激和誘導排尿。
(3)及時排便。分娩前大多進行過灌腸,大便已排空,故產後兩天內可能無大便。由於產後的臥床休息,腸蠕動減弱,加上會陰部疼痛致使腹部不敢用力,大小便不能及時排泄,容易造成尿瀦留和大便秘結。家人可鼓勵和幫助產婦排便,必要時可用“開塞露”塞入肛門幫助排便。有痔瘡的產婦更應防止便秘。
4.會陰部衛生應注意
產後,特別是產褥期,會陰部分泌物較多,應特別注意衛生。每天可用溫開水或1∶5000的高錳酸鉀溶液衝洗外陰部1~3次,並保持會陰部清潔和幹燥,勤換會陰墊。
如產後2周,惡露的量仍然多且色紅,可能是子宮複原不好。如果惡露有腐臭味,可能有細菌感染,要及時到醫院檢查。
5.注意居室以及個人的衛生
有些人主張產婦坐月子時不能出門,還得裏外三層裹得嚴嚴實實,不讓一絲一縷的新鮮空氣進入房間,這樣的做法看似是保護產婦,其實不然,產婦在這種空氣汙濁的室內數十天會嚴重影響健康,在夏天更易生痱子、中暑。還有人主張不讓產婦刷牙、洗頭、洗腳、用水擦身,怕引出“月子病”,這對產婦更不利。
產婦要講清潔,注意室內通風,保持空氣新鮮;勤換內衣內褲和床單;大小便後特別是哺乳前更應注意洗手。這才是科學的做法。
6.飲食講究營養
產婦分娩之後,要有足夠的營養,除了來補充妊娠、分娩的消耗,促進身體各器官的恢複,還要進行哺乳。因此產後母體的營養需求比妊娠時還要高。產後增加營養,是產婦身體複原的重要條件。